-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重度烧伤病人的护理
重度烧伤是指烧伤总面积超过30%体表面积(成人)或Ⅲ度烧伤面积超过10%体表面积的严重创伤,常伴随全身炎症反应、多器官功能损伤及代谢紊乱,护理需贯穿急救、治疗、康复全周期,涉及生命支持、创面管理、并发症预防、营养干预及心理支持等多维度协作。以下从具体护理实践层面展开详细说明。
一、急救与转运期的紧急护理干预
烧伤发生后前48小时是液体渗出高峰期,此阶段护理重点在于快速终止致伤因素、评估伤情并启动液体复苏,同时预防窒息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当患者脱离致伤环境后,首先需立即去除燃烧或热液浸透的衣物,避免持续热力损伤。若为化学烧伤(如强酸、强碱),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30分钟以上,冲洗时注意保护眼、口、鼻等敏感部位;若为电烧伤,需确保电源已切断,避免施救者触电。冷却处理是关键环节,对热力烧伤(火焰、热液)患者,应在伤后30分钟内用15-20℃流动清水持续冲洗创面20-30分钟,可有效降低局部温度、减轻组织损伤深度,但需注意大面积烧伤(50%体表面积)或婴幼儿、老年患者避免长时间冲洗,以防低体温。
创面初步处理时,需用无菌或清洁敷料简单覆盖,避免二次污染,禁止涂抹牙膏、酱油等民间偏方,以免增加感染风险。同时快速评估生命体征,重点观察呼吸频率、节律及深度,若患者有面颈部烧伤、鼻毛烧焦、声音嘶哑、呼吸急促或咳出炭末样痰,提示存在吸入性损伤,需立即保持气道通畅,高流量吸氧(6-8L/min),必要时配合医生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备齐吸痰装置,每2小时评估一次气道分泌物性状及量,保持呼吸道湿化(气道内滴注0.45%氯化钠溶液,每小时2-5ml)。
液体复苏是早期关键措施,需根据烧伤面积、体重计算补液量。成人常用“国内公式”:第一个24小时补液量=烧伤面积(%)×体重(kg)×1.5ml(胶体:晶体=0.5:1)+2000ml基础水分。补液时需遵循“先快后慢、先晶后胶、先盐后糖”原则,前8小时输入总量的1/2,后16小时输入剩余1/2。护理中需动态监测尿量(成人30-50ml/h,儿童1ml/kg/h)、心率(120次/分)、血压(收缩压90mmHg)及中心静脉压(CVP5-12cmH?O),根据监测结果调整补液速度,避免补液不足(尿量少、心率快)或补液过量(肺水肿、脑水肿)。
二、创面全程精细化管理
创面是烧伤患者的主要病理灶,其愈合质量直接影响功能恢复及预后,需根据创面分期(渗出期、感染期、修复期)实施差异化护理。
渗出期(伤后0-72小时)以减轻水肿、保护创面为主。对浅Ⅱ度创面(水疱完整),保留水疱皮以保护创面,若水疱直径5cm或位于关节等活动部位,可用无菌注射器低位抽吸渗液,保留疱皮覆盖创面;深Ⅱ度及Ⅲ度创面需在伤后6-12小时内进行早期清创,清除坏死组织及污染物质,操作时动作轻柔,避免损伤正常组织。清创后根据创面情况选择敷料:浅Ⅱ度创面可使用水胶体敷料(如安普贴),通过保持湿润环境促进表皮再生;深Ⅱ度及Ⅲ度创面建议使用银离子敷料(如爱康肤银),利用银离子的广谱抗菌作用预防感染,同时选择泡沫敷料(如美皮康)吸收渗液,外层用弹性绷带适度加压包扎,避免滑动移位。
感染期(伤后3-14天)是创面最易发生感染的阶段,需重点观察创面变化。正常创面表现为红润、干燥、触之有渗血;感染创面则出现局部红肿热痛加剧、渗液增多(呈脓性或黄绿色)、有异味,严重时创面边缘发黑、痂下积脓。护理中需每日2次观察创面,记录渗液量及性状,定期行创面细菌培养(每3-5天1次),若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致病菌,需配合医生调整抗生素,同时加强换药频次(感染严重时每日2-3次)。换药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先换清洁创面,后换感染创面,使用3%过氧化氢溶液及0.9%氯化钠溶液交替冲洗创面,清除坏死组织及脓液,必要时行创面负压吸引(VSD),通过持续负压(-125至-450mmHg)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减少细菌定植。
修复期(伤后2周-创面愈合)以促进创面愈合、预防瘢痕增生为核心。对浅Ⅱ度创面,重点观察上皮岛生长情况,可使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rhEGF)喷涂创面,每日2次,促进表皮细胞增殖;深Ⅱ度创面若3周内未愈合,需及时行自体皮移植术,术前需准备供皮区(常用大腿内侧),剃除毛发后用0.5%碘伏消毒,术后密切观察植皮区血运(正常为淡红色,指压后2秒内恢复),避免受压、摩擦,供皮区用凡士林油纱覆盖,保持干燥。Ⅲ度创面需行切痂植皮,术后注意观察皮片存活情况,若出现皮片发暗、肿胀、渗血增多,提示血管危象,需立即报告医生处理。
瘢痕预防需从创面愈合后立即开始,对愈合后的创面,使用硅胶贴(如芭克硅胶软膏)持续覆盖,每日12-24小时,通过硅胶的封闭保湿作用抑制瘢痕增生;同时配合压力治疗,使用弹力套(压力维持在25-30mmHg),关节部位需定制专用支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