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堂6T管理实施方案.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食堂6T管理实施方案

一、方案背景与目标

(一)背景

当前食堂管理中易出现食材堆放杂乱、卫生清洁不彻底、操作流程不规范等问题,存在食品安全隐患,影响师生/员工用餐体验与健康。“6T管理”(天天处理、天天整合、天天清扫、天天规范、天天检查、天天改进)作为高效的现场管理模式,可通过标准化、常态化的管理动作,解决食堂运营中的痛点问题。

(二)目标

实现食堂食材、设备、工具有序管理,降低食材损耗率至3%以内;

建立全流程卫生清洁体系,食品安全抽检合格率达100%;

规范员工操作流程,减少操作失误率至2%以下;

提升师生/员工用餐满意度至95%以上,打造安全、高效、整洁的食堂环境。

二、6T管理具体实施内容

(一)天天处理:筛选分类,去废存需

食材处理

每日早班(6:00-7:00)由采购员与仓管员共同对当日到货食材进行筛选,依据《食堂食材验收标准》(参考GB2762、GB2763),剔除腐烂、变质、农残超标的食材,合格食材按“生熟分开、荤素分区”原则暂存;

对仓库积压食材(存放超保质期1/3的干货、超24小时的新鲜蔬菜)每日清理,登记报废原因(如采购过量、存储不当),避免浪费。

设备与工具处理

每日收班后(19:00-20:00),各区域(后厨、前厅、仓库)员工对所属设备工具进行排查,损坏无法维修的(如破损菜板、故障消毒柜)贴“待报废”标签,次日由后勤组统一处理;闲置超1个月的设备(如备用蒸箱)移至专用储物区,避免占用作业空间。

(二)天天整合:合理布局,便捷取用

空间整合

后厨按“操作流程动线”划分区域:食材验收区→清洗区→切配区→烹饪区→备餐区,各区域设置清晰标识(如红色“禁止跨越”线、彩色区域牌),避免交叉污染;

仓库采用“三层存放法”:上层放干货(米面油)、中层放常用食材(新鲜蔬菜、肉类)、下层放重物(桶装水、调料缸),并贴“物料定位标签”(标注食材名称、存放数量、保质期),确保员工30秒内找到所需物品。

工具整合

切配区刀具、砧板按“色标管理”分类:红色切肉类、蓝色切海鲜类、绿色切蔬菜类,悬挂于专用挂钩上,下方标注对应用途;

前厅餐具(餐盘、筷子、勺子)存放于消毒柜内,按“使用频率”排序:常用餐具放中层,备用餐具放上层,便于服务员快速取用。

(三)天天清扫:全面清洁,消除隐患

分区清扫责任

制定《食堂每日清扫责任表》,明确各区域责任人与清扫标准:

区域

责任人

清扫内容

完成时间

后厨清洗区

洗菜工

清洗池、排水沟内壁擦拭,地面拖净(无积水、无食物残渣),垃圾桶清空并消毒

每餐结束后30分钟

烹饪区

厨师

灶台、油烟机滤网擦拭,炒锅、汤桶清洗消毒,墙面油污清理(高度1.5米以下)

每餐结束后60分钟

前厅

服务员

餐桌、餐椅擦拭(用含氯消毒剂,浓度200mg/L),地面拖净,门窗玻璃清洁

每餐结束后40分钟

仓库

仓管员

货架擦拭(无灰尘),地面清扫,通风30分钟(保持空气流通)

每日下班前30分钟

重点部位清洁

每周三进行“深度清洁”:后厨油烟机管道拆卸清洗(委托专业机构)、消毒柜内胆擦拭、冰箱密封条清洁(用75%酒精);

每日晨检时,对水龙头、门把手、开关等高频接触部位,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每2小时1次),并记录《清洁消毒记录表》。

(四)天天规范:标准操作,固化流程

人员操作规范

员工着装规范:进入后厨需穿白色工作服、戴厨师帽、口罩,头发不外露;手部清洗需遵循“七步洗手法”(流水冲净→打肥皂→揉搓20秒→冲洗→消毒→擦干→戴手套),并在《员工手部消毒记录表》签字;

食材加工规范:生肉、蔬菜分开清洗(专用水池),切配时避免生熟交叉(专用砧板、刀具);烹饪时肉类中心温度需达70℃以上(用温度计检测),确保彻底煮熟。

流程规范固化

制定《食堂食材采购-存储-加工-出品流程卡》,张贴于各区域:采购时需查验供应商资质(《食品经营许可证》),存储时标注“到货日期、保质期”,加工时按“先进先出”原则,出品前需经质检员尝味、测温(确保温度≥60℃);

前厅服务规范:服务员需主动引导用餐人员排队,提醒按需取餐(杜绝浪费),收餐时按“餐具分类”(餐盘、筷子、汤碗分开回收),避免混放污染。

(五)天天检查:监督落实,及时纠偏

日常检查机制

每日早班(7:00-7:30)由食堂管理员进行“班前检查”:查看食材验收记录、设备运行状态(如冷藏柜温度,需0-4℃)、员工着装与健康证(确保在有效期内);

每餐期间(如午餐11:30-12:30)安排质检员巡查:抽查菜品温度(出品温度≥60℃)、后厨操作规范(如生熟是否分开)、前厅卫生状况,发现问题立即要求整改(如菜品温度不足,重新加热)。

定期检查

文档评论(0)

智慧的由来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本人从事文件及课件编写十几年,对培训管理和PPT课件有丰富的经验。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