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恶性肿瘤的护理措施.docx

鼻恶性肿瘤的护理措施.docx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鼻恶性肿瘤的护理措施

一、前言

鼻腔及鼻窦恶性肿瘤是头颈部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虽低于鼻咽癌,但因解剖位置隐蔽、早期症状不典型,易被忽视或误诊,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治疗难度大且预后较差。临床治疗多采用手术联合放疗、化疗的综合方案,而科学系统的护理措施作为治疗的重要辅助环节,不仅能缓解患者症状、降低并发症风险,更能改善其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直接影响治疗效果与康复进程。本文围绕“鼻恶性肿瘤的护理措施”展开,通过多维度分析与分层阐述,系统梳理护理全流程要点,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二、疾病概述

鼻恶性肿瘤主要指发生于鼻腔、鼻窦(以上颌窦、筛窦多见)的恶性病变,病理类型以鳞状细胞癌最常见(约占70%-80%),其次为腺癌、腺样囊性癌、淋巴瘤等。其发病与长期慢性炎症刺激(如鼻息肉、鼻窦炎)、环境因素(长期接触粉尘、化学致癌物)、病毒感染(如EB病毒)及吸烟等密切相关。早期症状多表现为单侧鼻塞、涕中带血、嗅觉减退;随着肿瘤进展,可出现面部肿胀或疼痛、眼球移位、复视(侵犯眼眶)、牙痛或牙齿松动(侵犯上颌窦底)、头痛(侵犯颅底)等局部压迫症状;晚期患者可因肿瘤消耗或转移出现体重下降、贫血、恶病质等全身表现。临床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如鼻侧切开术、上颌骨部分或全切除术),联合术前/术后放疗(如调强放疗)、化疗(如顺铂、5-氟尿嘧啶方案)或靶向治疗(如抗EGFR药物),以提高肿瘤控制率。

三、护理评估

有效的护理需建立在全面、动态的评估基础上,护理人员需从以下维度系统收集信息,为后续护理诊断与措施制定提供依据。

首先是健康史评估:详细询问患者主诉(如鼻塞、出血持续时间及加重情况)、既往史(是否有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病史,是否长期接触有害气体或粉尘)、治疗史(是否接受过手术、放疗或化疗,具体方案及反应)、家族史(是否有头颈部肿瘤家族史)及生活习惯(吸烟、饮酒史)。

其次是身体状况评估:局部症状重点观察鼻腔通气情况(单侧或双侧)、鼻分泌物性质(血性、脓性)、鼻腔肿物大小及触诊硬度(是否易出血);面部是否对称(有无肿胀、压痛)、眼球活动度(是否受限)、视力变化(是否复视);口腔检查关注牙齿松动或牙龈溃疡情况。全身状况需监测生命体征(体温、血压)、营养指标(体重、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血常规(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及肝肾功能(评估化疗耐受性)。

最后是心理社会评估:鼻恶性肿瘤患者因面容改变(如术后面部缺损)、治疗周期长(放疗需6-7周)及预后不确定性,易出现焦虑、抑郁甚至绝望情绪。需通过访谈(如“您对目前的治疗有哪些担忧?”)、量表评估(如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了解其心理状态;同时评估家庭支持系统(家属对疾病的认知、照护能力)及社会支持(是否有医保覆盖、经济压力)。

四、护理诊断

基于上述评估结果,鼻恶性肿瘤患者常见护理诊断可归纳为以下几类:①急性/慢性疼痛(与肿瘤侵犯神经、手术创伤或放疗引起黏膜损伤有关);②焦虑/恐惧(与疾病预后、面容改变及治疗副作用相关);③有感染的风险(与鼻腔解剖结构破坏、放化疗导致免疫力下降有关);④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肿瘤消耗、放化疗引起食欲减退或吞咽疼痛有关);⑤自我形象紊乱(与术后面部缺损、放疗导致皮肤色素沉着或鼻腔填塞引起的外貌改变有关);⑥知识缺乏(缺乏疾病治疗、护理及康复相关知识)。

五、护理目标

针对护理诊断,需制定具体、可量化、可实现的护理目标,为护理措施实施提供方向。具体目标如下:①患者疼痛程度在3日内由NRS评分(数字评分法)6-7分降至3分以下,能耐受日常活动;②患者焦虑情绪缓解,SAS评分由干预前≥50分降至≤40分,能主动表达需求并配合治疗;③住院期间未发生鼻腔、口腔或肺部感染(体温≤37.5℃,白细胞计数正常,鼻腔分泌物无异味);④2周内患者血清白蛋白≥35g/L,体重较入院时增加≥1kg;⑤患者能正视形象改变,1周内主动参与镜前自我观察,2周内愿意佩戴简易面部修复器;⑥出院前患者及家属能复述鼻腔冲洗方法、放疗皮肤护理要点及复诊时间。

六、核心护理措施

核心护理措施需紧扣护理目标,结合患者个体差异实施针对性干预,具体从以下方面展开:

(一)疼痛管理

首先建立疼痛动态评估机制,采用NRS评分联合面部表情量表(适用于语言表达困难者),每4小时评估1次(疼痛剧烈时缩短至2小时),记录疼痛部位、性质(刺痛、胀痛)及诱发/缓解因素。药物干预遵循WHO三阶梯镇痛原则:轻度疼痛(NRS1-3分)予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中重度疼痛(NRS≥4分)首选阿片类药物(如羟考酮缓释片),注意观察恶心、便秘等副作用,予止吐药(如昂丹司琼)或缓泻剂(如乳果糖)对症处理。非药物干预包括经皮电刺激(TENS)、冷敷(肿瘤未破

文档评论(0)

办公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提供办公文档、医学文档,医学课件等文档写作服务。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