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客运电子标志牌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docx

《道路客运电子标志牌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03.220.20CCSR11

DB

川渝区域地方标准

DB50/TXXXX—XXXX

DB51/TXXXX—XXXX

道路客运电子标志牌管理规范

(征求意见稿)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I

DB50/TXXXX—XXXXDB51/TXXXX—XXXX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缩略语 3

5总则 3

6显示信息 3

7信息管理 4

附录A(资料性)电子标志牌管理系统的通讯接口与数据传递流程 6

附录B(资料性)电子标志牌追溯二维码承载信息接口与参数定义 8

参考文献 11

DB50/TXXXX—XXXXDB51/TXXXX—XXXX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和重庆市交通运输委员会提出、归口、解释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市交通规划和技术发展中心、四川省交通运输厅道路运输管理局、重庆市道路运输事务中心、成都网阔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重庆物流集团有限公司、重庆物流集团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中铁长江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洪明、王剑波、王庆珍、陈斌、雷光材、马珂、周先颖、方志刚、冉龙飞、兰翔、龙喆、钟媚、朱超、万卓、吴可、熊丹、乔乐宁、李腾飞、苟宇霆、何操、王娇、冯彦乔、周钊。

DB50/TXXXX—XXXXDB51/TXXXX—XXXX

1

道路客运电子标志牌管理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道路客运电子标志牌的安装、显示信息和信息管理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和重庆市的道路运输客运电子标志牌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88信息技术信息交换用七位编码字符集

GB/T8226道路运输术语

GB18030信息技术中文编码字符集

GB/T40204追溯二维码技术通则

GB/T40684物联网信息共享和交换平台通用要求

GB/T41239公众电信网汽车信息服务要求

JT/T415道路运输电子政务平台信息分类与编码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道路客运roadpassengertransportation

使用客车运送旅客、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具有商业性质的道路客运活动,包括班车(加班车)客运、包车客运、旅游客运等客运类型。

3.2客运分类

3.2.1

班车客运scheduledpassengertransport

客车在城乡道路上按照固定的线路、时间、站点、班次运行的一种客运方式。

[来源:GB/T8226-2023,4.2.2,有修改]

DB50/TXXXX—XXXXDB51/TXXXX—XXXX

2

注:加班车客运是班车客运的一种补充形式,是在客运班车不能满足需要或者无法正常运营时,临时增加或者调配客车按客运班车的线路、站点运行的方式。

3.2.2

包车客运charteredpassengertransport

以运送团体旅客为目的,将客车包租给用户安排使用,提供驾驶劳务,按照约定的起始地、目的地和路线行驶,由包车用户统一支付费用的一种客运方式。

[来源:GB/T8226-2023,4.2.3,有修改]

3.2.3

旅游客运touristservicepassengertransport

以运送旅游观光的旅客为目的,在旅游景区内运营或者其线路至少有一端在旅游景区(点)的一种客运方式。

[来源:GB/T8226-2023,4.2.4,有修改]

3.3客运班线

3.3.1

一类客运班线classIregularpassengerroute

跨省级行政区域(毗邻县之间除外)的客运班线。

[来源:GB/T8226-2023,4.3.2,有修改]

3.3.2

二类客运班线classIIregula

文档评论(0)

fdfdso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00020006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