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性缺血性黄斑病性视网膜病的护理措施.docx

糖尿病性缺血性黄斑病性视网膜病的护理措施.docx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糖尿病性缺血性黄斑病性视网膜病的护理措施

一、前言

糖尿病作为全球高发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微血管并发症累及全身,其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导致成人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而糖尿病性缺血性黄斑病性视网膜病作为DR的严重亚型,以黄斑区视网膜缺血、水肿为核心病理改变,直接破坏负责中心视力的光感受器细胞,导致患者出现视物变形、中心暗点甚至视力骤降,严重影响生活自理能力与生存质量。在临床实践中,针对该疾病的专业化护理不仅能延缓病情进展,更能帮助患者保留有用视力、维持生活尊严。因此,本文围绕“糖尿病性缺血性黄斑病性视网膜病的护理措施”展开,从疾病认知到护理实践进行系统阐述,旨在为临床护理提供可操作的参考框架。

二、疾病概述

为精准实施护理,首先需明确糖尿病性缺血性黄斑病性视网膜病的核心特征。该疾病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特殊类型,病理链始于长期高血糖对视网膜微血管的损伤:高血糖会激活多元醇通路、蛋白激酶C通路,导致视网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基底膜增厚,进而引发毛细血管闭塞,形成黄斑区无灌注区(即“缺血区域”)。缺血会刺激视网膜释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诱发异常新生血管生成,并导致黄斑区血管通透性增加、液体渗出,最终引起黄斑水肿——这一系列变化直接导致中心视力进行性下降。

在临床表现上,患者早期可无明显症状,或仅出现轻度视物模糊;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典型的中心视力下降(如阅读时无法看清字体中心)、视物变形(直线看成曲线)、中心暗点(视野中央出现固定黑影)。眼部检查可见黄斑区视网膜增厚、散在出血点、硬性渗出(如蜡样斑点),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可显示黄斑区边界清晰的无灌注区,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则能精准测量黄斑水肿厚度(正常中心凹厚度约170-200μm,病变时可超过300μm)。

三、护理评估

基于对疾病的认知,护理人员需通过系统评估收集患者的全面信息,为护理干预提供依据。评估内容涵盖以下四方面:

1.健康史评估:重点询问糖尿病病程(病程>10年者视网膜病变风险显著升高)、血糖控制情况(近3个月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7%提示控制不佳)、既往视网膜病变史(如是否接受过激光治疗)、其他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周围神经病变,常与视网膜病变伴发)及用药史(如胰岛素使用情况、是否服用抗凝药——阿司匹林可能增加眼部出血风险)。

2.症状与体征评估:通过视力表检查远/近视力(如中心视力从0.5降至0.3提示病情进展),询问患者是否有视物变形、暗点等主观感受;用眼底镜观察黄斑区形态,如是否有视网膜水肿、出血或新生血管;评估日常活动能力(如能否独立进食、穿衣),判断视力下降对生活的影响程度。

3.辅助检查评估:分析OCT结果(黄斑水肿厚度)、FFA结果(无灌注区范围),监测血糖(空腹4.4-7.0mmol/L、餐后2小时<10.0mmol/L)、HbA1c(目标<7%)、血压(目标<130/80mmHg)、血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6mmol/L)——这些指标直接关联视网膜病变的进展速度。

4.心理社会评估:通过沟通了解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如是否知道“高血糖会伤眼睛”)、情绪状态(如因担心失明而焦虑,SAS评分>50分)、家庭支持(如家属能否协助监测血糖)及经济状况(抗VEGF药物每针需数千元,需多次注射,需评估患者支付能力)。

四、护理诊断

结合评估结果,患者的主要护理问题可归纳为:

1.感知觉改变:视力下降——与黄斑区缺血、水肿导致光感受器细胞损伤有关。

2.焦虑——与担心视力丧失、生活无法自理有关。

3.知识缺乏——缺乏糖尿病性缺血性黄斑病变的护理及自我管理知识。

4.潜在并发症:失明、黄斑区新生血管出血——与视网膜缺血加重、新生血管异常增生有关。

5.自理能力下降——与中心视力下降导致日常活动困难有关(若视力<0.1)。

五、护理目标

针对上述问题,制定可衡量的护理目标:

1.患者住院期间中心视力稳定或提升(如从0.3升至0.4),未出现急剧下降(如突然降至手动)。

2.患者焦虑情绪减轻,SAS评分从65分降至50分以下。

3.患者能正确说出3项自我管理措施(如“控制饮食、定期查眼底、避免揉眼”)。

4.患者未发生失明或黄斑区出血等严重并发症。

5.患者能在协助下完成日常活动(如进食、穿衣),或掌握辅助工具使用(如放大眼镜)。

六、核心护理措施

为实现目标,需采取针对性干预,核心措施如下:

(一)血糖管理:疾病控制的根基

长期高血糖是视网膜损伤的根源,需从饮食、运动、药物三方面综合干预:

1.饮食护理:计算每日总热量(轻体力劳动按25-30kcal/kg理想体重),分配碳水化合物(50%-60%,选低GI食物如燕麦、豆类)、蛋白质(15%-20%,选鱼、

文档评论(0)

办公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提供办公文档、医学文档,医学课件等文档写作服务。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