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4-2*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林为民
课程:高中语文
教材: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
章节:4-2*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林为民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品读通讯中的细节描写和口语化表达,积累生动准确的叙述语言,提升在真实语境中理解与运用语言的能力。
思维发展与提升:梳理典型事例与人物品质之间的关联,把握新闻报道的事实与倾向,发展逻辑思维与批判性思维能力。
审美鉴赏与创造:感受张秉贵服务细节中体现的人性美与职业美,体会平凡岗位中的精神光辉,提升对劳动美的鉴赏与表达能力。
文化传承与理解:理解“心有一团火”所承载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精神,认识劳动光荣、服务人民的价值追求,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认同。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把握张秉贵“心有一团火”的服务精神及其具体表现。
分析通讯通过细节描写和典型事例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
教学难点
理解张秉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境界及其时代意义。
体会人物通讯中情感表达与社会风貌之间的关系。
课堂导入
同学们,你们是否曾在寒冷的冬日感受到一丝特别的温暖?是一句问候,还是一次善意的帮助?今天我们要认识的张秉贵,正是用他的一言一行,在平凡的岗位上点燃了一团火,温暖了无数人的心。他不是英雄,却以最真诚的态度服务人民;他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却以点滴善举感动社会。让我们走进这位普通售货员的故事,感受那份不平凡的坚守与热爱。
探究新知
初读课文,概括梳理
【作者简介】
林为民(1931—2006),中国著名新闻工作者、报告文学作家,曾任《北京日报》记者、编辑。他长期从事人物通讯和典型报道的写作,以真实感人、细节生动著称。代表作有《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伟大的战士——雷锋》等。林为民的作品多聚焦于普通劳动者中的先进典型,语言朴实真挚,富有时代气息,在20世纪70年代具有广泛社会影响。他在中国当代新闻史和报告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977年12月,最初发表于《北京日报》。当时“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国家正处于拨乱反正、恢复社会秩序的关键时期。经济生活尚未完全恢复正常,物资供应相对紧张,服务行业普遍存在态度冷淡、效率低下等问题,群众对改善服务质量有强烈期待。在这样的背景下,张秉贵作为商业战线上的劳动模范,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和榜样价值。这篇通讯通过对张秉贵日常工作细节的真实记录,弘扬了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社会主义新风尚,回应了社会对“人与人之间应如何相处”的深层思考。文章不仅是对个人事迹的赞颂,更是对一种理想人际关系和社会风气的呼唤。
文学文化常识
劳动模范:简称“劳模”,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涌现出的先进人物代表,通常授予在各条战线上做出突出贡献的劳动者。劳模精神强调“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
百货大楼:指北京王府井百货大楼,建于1955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北京第一家大型综合性国营百货商店,象征着计划经济时代城市商业的中心地位,也是当时全国商业服务的标杆单位。
“一抓准”“一口清”:是张秉贵练就的两项绝活。“一抓准”指他用手抓糖就能精确到克数,无需反复称量;“一口清”指算账时不依赖算盘,心算迅速准确。这两项技能体现了高度的职业素养,曾在全国商业系统推广学习。
【文体知识】
本文是一篇人物通讯,属于新闻体裁中的一种。
定义:人物通讯是以真实人物为中心,通过典型事例、细节描写和现场场景,展现其思想品质、精神风貌和先进事迹的记叙性新闻作品。
特点:
真实性:所有事件、人物、语言均来自现实生活,不得虚构。
典型性:选取最具代表性的事例来突出人物性格和精神境界。
文学性:运用描写、叙述、抒情等多种手法,增强可读性和感染力。
时效性与教育性并重:既反映时代需求,又具有思想引导作用。
常见结构:
开头常以生动场面或细节引入人物;
主体部分按时间顺序或逻辑层次展开典型事例;
结尾常以他人评价或社会反响收束,升华主题。
本文正是按照“场景切入—事迹铺陈—精神提炼—社会反响”的结构推进,充分体现了人物通讯的基本特征。
【文题解读】
题目“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一团火”并非实指火焰,而是象征张秉贵内心炽热的服务热情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这“火”体现在他对顾客无微不至的关怀、对工作的极端负责以及面对困难时始终如一的微笑与耐心。
“温暖众人心”则揭示了这种精神带来的社会效应——不仅让顾客感受到尊重与温情,也激发了人们彼此关爱的情感共鸣。题目高度凝练地概括了全文主旨:一个普通人用平凡岗位上的不凡坚守,点燃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温情。
同时,题目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和时代印记,体现了20世纪70年代主流价值观中对“奉献”“集体”“人民至上”的推崇,是典型的时代话语表达。
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语文统编版 必修上册静女_《诗经·邶风》教学设计.docx
- 高中语文统编版 必修上册鹊桥仙(纤云弄巧)_秦观教学设计.docx
- 高中语文统编版 必修上册涉江采芙蓉_《古诗十九首》教学设计.docx
- 高中语文统编版 必修上册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_李煜教学设计.docx
- 高中语文统编版 必修上册2-1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_郭沫若教学设计.docx
- 高中语文统编版 必修上册2-2 红烛_闻一多教学设计.docx
- 高中语文统编版 必修上册2-3 _峨日朵雪峰之侧_昌耀教学设计.docx
- 高中语文统编版 必修上册2-4 _致云雀_雪莱教学设计.docx
- 高中语文统编版 必修上册3-1 百合花_茹志鹃教学设计.docx
- 高中语文统编版 必修上册3-2 _哦,香雪_铁凝教学设计.docx
- 高中语文统编版 必修上册4-3 _“探界者”钟扬_叶雨婷教学设计.docx
- 高中语文统编版 必修上册6-1 芣苢_《诗经·周南》教学设计.docx
- 高中语文统编版 必修上册6-2 插秧歌_杨万里教学设计.docx
- 高中语文统编版 必修上册7-1 短歌行_曹操教学设计.docx
- 高中语文统编版 必修上册7-2 _归园田居(其一)_陶渊明教学设计.docx
- 高中语文统编版 必修上册8-1 梦游天姥吟留别_李白教学设计.docx
- 高中语文统编版 必修上册8-2 登高_杜甫教学设计.docx
- 高中语文统编版 必修上册8-3 _琵琶行并序_白居易教学设计.docx
- 高中语文统编版 必修上册9-1 念奴娇·赤壁怀古_苏轼教学设计.docx
- 高中语文统编版 必修上册9-2 _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_辛弃疾教学设计.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