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8-1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课程:高中语文
教材: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
章节:8-1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诵读与品析诗歌中的夸张、比喻和灵活多变的句式,积累古诗语言材料,提升对七言古诗语言节奏与表现力的感知和运用能力。
思维发展与提升:借助梦境层次的梳理与情感脉络的分析,发展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提升对诗歌虚实结合、托梦言志等艺术构思的理解能力。
审美鉴赏与创造:发挥想象还原梦游奇景,感受诗歌雄奇浪漫的意境之美,体会李白豪放飘逸的审美风格,提升对古典诗歌艺术魅力的鉴赏与创造能力。
文化传承与理解:理解诗人蔑视权贵、追求自由的精神境界,体认古代文人的高洁志趣,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独立人格与理想追求的价值认同。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理清《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梦境层次与情感脉络,把握诗歌浪漫主义的艺术特色。
掌握诗中夸张、想象等表现手法及其对表达主旨的作用。
教学难点
理解梦境与现实之间的关系,体会诗人借梦游抒发的对权贵的反抗情绪与人生感慨。
感悟李白诗歌豪放飘逸风格中蕴含的深沉情感与理想追求。
课堂导入
同学们,你们是否曾在梦中游历过一个超越现实的世界?在那里,山水奇幻,仙人如麻,一切仿佛触手可及,却又转瞬即逝。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正是李白用瑰丽想象构筑的一场梦境奇游。他借梦中天姥山的壮丽与仙境的辉煌,表达了对自由与理想的执着追求。让我们一同走进这场瑰丽的梦境,感受李白豪放不羁的诗情与超脱尘世的精神追求。
探究新知
初读课文,概括梳理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仙”。他出生于碎叶城(今属吉尔吉斯斯坦),五岁随父迁居四川江油。李白一生性格豪放,志向远大,但仕途坎坷,曾短暂供奉翰林,后因权贵排挤而被贬。他热爱自然,崇尚自由,诗风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清新自然,代表作有《将进酒》《蜀道难》《早发白帝城》等。李白的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对后世影响深远。
过渡语:了解了李白的生平与创作风格,我们再来探究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以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
【写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唐玄宗天宝四载(745年),李白被排挤出长安后,南游吴越时所作。当时李白虽已离开朝廷,但内心仍充满愤懑与不甘。他借梦游天姥山的奇幻经历,抒发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诗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更是表达了他不屈服于权贵、追求个性自由的坚定信念。
文学文化常识:
“梦游”是中国古代诗歌中常见的题材,尤其在魏晋南北朝以后,文人常借梦游仙境、名山来寄托理想与情感。李白继承并发展了这一传统,将梦游与游仙结合,创造出极具浪漫色彩的艺术境界。
过渡语:了解了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我们再来认识这首诗的文体特点,以便更深入地理解其艺术魅力。
【文体知识】
本诗属于七言古诗,是唐代古体诗的一种。古体诗不拘平仄对仗,句式自由,押韵灵活,适合表达奔放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李白擅长七言古诗,此诗中不仅有七言句式,还穿插了四言、五言、六言、九言等句式,节奏多变,富有音乐感。全诗以梦境为主线,融合了游仙、写景、抒情等多种元素,体现了浪漫主义的创作风格。
过渡语:明确了这首诗的文体特征后,我们再来解读诗题,理解其与内容之间的关系。
【文题解读】
《梦游天姥吟留别》这一题目由三部分组成:“梦游天姥”点明了诗的主要内容,即诗人梦中游览天姥山;“吟”是古代诗歌体裁之一,多用于抒发情感;“留别”则说明这是一首赠别诗,是诗人离开时写给朋友的临别赠言。题目的巧妙之处在于,它将梦境与现实、游历与抒怀、写景与议论巧妙结合,既点明了写作缘由,又暗示了诗歌的主旨——借梦游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自由的追求。
过渡语:理解了诗题的含义后,我们通过诵读来感受这首诗的韵律美与意境美。
【课文诵读】
采用配乐诵读与分段轮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配乐诵读:选择古琴或箫等传统乐器演奏的背景音乐,营造出梦幻、空灵的氛围,引导学生进入诗中描绘的梦境世界。
分段轮读:将全诗分为三段,学生分组轮流朗读,每组读完后由其他学生点评其节奏、情感表达是否到位,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注意诗句的停顿、重音和情感起伏。
设计意图
通过配乐诵读,帮助学生感受诗歌的节奏与意境;通过分组轮读与互评,增强学生的参与感与合作意识,提升朗读技巧与审美能力。
学生互评:每组朗读后,其他学生从语调、节奏、情感表达等方面进行点评,指出优点与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教师总结:教师对学生的朗读表现进行总结,强调诗歌中情感的起伏变化,引导学生体会李白豪放不羁、浪漫奔放的诗风。
过渡语:在诵读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疏通文意,深入理解这首诗的具体内容。
【疏通文意】
海外的航海者谈论瀛洲仙山,烟波浩渺,实在难以寻觅;越地的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语文统编版 必修上册静女_《诗经·邶风》教学设计.docx
- 高中语文统编版 必修上册鹊桥仙(纤云弄巧)_秦观教学设计.docx
- 高中语文统编版 必修上册涉江采芙蓉_《古诗十九首》教学设计.docx
- 高中语文统编版 必修上册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_李煜教学设计.docx
- 高中语文统编版 必修上册2-1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_郭沫若教学设计.docx
- 高中语文统编版 必修上册2-2 红烛_闻一多教学设计.docx
- 高中语文统编版 必修上册2-3 _峨日朵雪峰之侧_昌耀教学设计.docx
- 高中语文统编版 必修上册2-4 _致云雀_雪莱教学设计.docx
- 高中语文统编版 必修上册3-1 百合花_茹志鹃教学设计.docx
- 高中语文统编版 必修上册3-2 _哦,香雪_铁凝教学设计.docx
- 高中语文统编版 必修上册8-2 登高_杜甫教学设计.docx
- 高中语文统编版 必修上册8-3 _琵琶行并序_白居易教学设计.docx
- 高中语文统编版 必修上册9-1 念奴娇·赤壁怀古_苏轼教学设计.docx
- 高中语文统编版 必修上册9-2 _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_辛弃疾教学设计.docx
- 高中语文统编版 必修上册9-3 _声声慢(寻寻觅觅)_李清照教学设计.docx
- 高中语文统编版 必修上册10-1 劝学_《荀子》教学设计.docx
- 高中语文统编版 必修上册10-2 _师说_韩愈教学设计.docx
- 高中语文统编版 必修上册13-1 _读书:目的和前提_黑塞教学设计.docx
- 高中语文统编版 必修上册13-2 _上图书馆_王佐良教学设计.docx
- 高中语文统编版 必修上册14-1 故都的秋_郁达夫教学设计.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