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10-1劝学/《荀子》
课程:高中语文
教材: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
章节:10-1劝学/《荀子》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积累并理解文中精炼生动的文言词汇与句式,学习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增强说理效果,提升文言阅读与表达能力。
思维发展与提升:把握作者层层递进、正反对照的论证思路,学习通过设喻推理阐明观点的逻辑方法,提升思辨性思维能力。
审美鉴赏与创造:赏析比喻贴切、结构严谨、节奏鲜明的说理艺术,体会古典议论文的理性之美,激发对说理语言的审美感知与运用兴趣。
文化传承与理解:理解荀子“劝学”思想中对学习价值的深刻认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重学尚思的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的正确观念。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劝学》中“学不可以已”的核心观点及其在全文中的统摄作用。
掌握文章运用比喻论证层层推进说理的写作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理解荀子基于“性恶论”提出的劝学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领悟积累、坚持、专一等学习态度与“学不可以已”之间的内在联系。
课堂导入
同学们,你们是否曾因学习的枯燥而怀疑努力的意义?荀子说:“学不可以已。”他用“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告诉我们,学习是一个不断超越的过程;用“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提醒我们,人只有不断打磨才能成才。今天,我们一同走进《劝学》,看看古人如何用智慧的语言,激励我们坚持不懈、善假于物、用心专一地走在求知的路上。
探究新知
初读课文,概括梳理
【作者简介】
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是先秦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主张“性恶论”,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必须通过后天的学习和教化才能向善。荀子思想体系博大精深,涉及政治、伦理、教育、哲学等多个方面。他重视礼法并重,强调教育的作用,主张“明于天人之分”,反对迷信,具有较强的理性主义色彩。荀子的代表作《荀子》共三十二篇,内容丰富,语言精炼,逻辑严密,是研究先秦思想的重要文献。在文学史上,荀子以其严谨的逻辑、生动的比喻和雄辩的说理风格,对后世散文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荀子的思想在战国末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他不仅培养了韩非和李斯这样的法家人物,也对儒家思想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写作背景】
《劝学》是《荀子》一书的开篇之作,写于战国末期。当时社会动荡,诸侯争霸,礼崩乐坏,士人阶层兴起,各种思想流派百家争鸣。荀子身处这样一个思想活跃、社会变革的时代,他主张通过教育来改变人性、稳定社会。荀子认为,人之初性本恶,只有通过不断学习、修身养性,才能成为有德之人。因此,他在《劝学》中系统阐述了学习的重要性、作用、方法和态度,强调学习应持之以恒、专心致志,并善于借助外物。
文学文化常识:
“劝学”是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命题,意为勉励人们努力学习。早在先秦时期,诸子百家就普遍重视教育,如孔子提出“学而时习之”,孟子强调“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荀子则以《劝学》系统论述学习的重要性。这种重视学习的传统,构成了中华文化中“尊师重道”“勤学苦读”的优良传统,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
【文体知识】
《劝学》是一篇典型的议论文,属于先秦诸子散文中的说理文。这类文章以议论为主,通过提出观点、运用比喻、举例论证等方式,层层推进,逻辑严密。先秦说理文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观点鲜明,结构清晰;二是语言生动,善用比喻和排比;三是逻辑性强,说理透彻。《劝学》正是通过设喻、对比、排比等手法,层层递进地论证“学不可以已”的中心论点,体现了先秦说理文的高度艺术成就。
这篇文章不仅具有思想深度,也具有文学美感,是古代议论文的典范之作,对后世议论文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文题解读】
“劝学”二字,直指文章的核心内容——劝勉人们努力学习。题目简洁明了,既点明了文章的主旨,也体现了荀子对教育的高度重视。荀子认为,学习是改变人性、提升自我的根本途径,因此他以“劝学”为题,旨在激励人们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全文围绕“学不可以已”这一中心论点展开论述,从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等方面层层推进,结构严谨,说理透彻,充分体现了“劝”的目的和力量。
“劝学”不仅是荀子思想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课文诵读】
采用“示范朗读+学生齐读”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节奏美和语言气势。教师先进行示范朗读,注意语气的抑扬顿挫,突出重点句式的节奏感,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等句,读出排比句的气势和比喻句的生动性。随后组织学生齐读,注意句读分明,语调自然,体会文章的逻辑性和韵律美。
在诵读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关注关键词语的重读,如“学不可以已”“善假于物也”“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等,帮助学生在朗读中理解文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语文统编版 必修上册静女_《诗经·邶风》教学设计.docx
- 高中语文统编版 必修上册鹊桥仙(纤云弄巧)_秦观教学设计.docx
- 高中语文统编版 必修上册涉江采芙蓉_《古诗十九首》教学设计.docx
- 高中语文统编版 必修上册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_李煜教学设计.docx
- 高中语文统编版 必修上册2-1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_郭沫若教学设计.docx
- 高中语文统编版 必修上册2-2 红烛_闻一多教学设计.docx
- 高中语文统编版 必修上册2-3 _峨日朵雪峰之侧_昌耀教学设计.docx
- 高中语文统编版 必修上册2-4 _致云雀_雪莱教学设计.docx
- 高中语文统编版 必修上册3-1 百合花_茹志鹃教学设计.docx
- 高中语文统编版 必修上册3-2 _哦,香雪_铁凝教学设计.docx
- 高中语文统编版 必修上册10-2 _师说_韩愈教学设计.docx
- 高中语文统编版 必修上册13-1 _读书:目的和前提_黑塞教学设计.docx
- 高中语文统编版 必修上册13-2 _上图书馆_王佐良教学设计.docx
- 高中语文统编版 必修上册14-1 故都的秋_郁达夫教学设计.docx
- 高中语文统编版 必修上册14-2 _荷塘月色_朱自清教学设计.docx
- 高中语文统编版 必修上册16-1 赤壁赋_苏轼教学设计.docx
- 高中语文统编版 必修上册16-2 _登泰山记_姚鼐教学设计.docx
- 高中语文统编版 必修上册单元学习任务教学设计 (1).docx
- 高中语文统编版 必修上册单元学习任务教学设计 (2).docx
- 高中语文统编版 必修上册单元学习任务教学设计.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