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实验室安全的自查报告.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校实验室安全的自查报告

作为在学校实验室管理岗位工作了十余年的“老实验室人”,我深知“安全”二字是实验室运行的生命线。近期,按照学校“平安校园”建设工作部署,我们实验室管理中心牵头,联合保卫处、教务处、各二级学院实验教学负责人组成专项自查组,用两周时间对全校28间教学实验室、6间科研实验室开展了“地毯式”安全排查。这两周里,我们蹲在通风橱下看管道,趴到试剂柜前核对标签,跟着学生做实验观察操作,也和老师们围在实验台边聊安全隐患。现在,我将自查情况如实汇报如下:

一、自查工作开展情况:底数清、方法实、覆盖全

我们坚持“问题导向+全员参与”原则,把自查过程变成一次全员安全意识的“再唤醒”。首先明确自查范围:涵盖化学类(含分析、有机、物化实验室)、生物类(微生物、细胞培养、动物实验)、物理类(力学、电磁、光学)、工科类(材料加工、电子电路)四大类实验室,覆盖本科教学、研究生科研、校企合作项目三类使用场景。

自查方法上采取“四步走”:一是“台账比对”,对照近三年实验室安全检查记录、危化品出入库台账、设备维护清单,重点核查重复性问题是否整改;二是“现场勘验”,携带温湿度计、气体检测仪、绝缘测试仪等工具,对水电气线路、危废暂存点、应急防护设施进行实测;三是“操作跟拍”,随机抽取12节实验课,全程记录学生试剂取用、仪器操作、废弃物处理步骤;四是“座谈问诊”,组织3场师生座谈会(参与教师18人、学生42人),收集口头反馈67条,书面建议23份。

特别要提的是,我们把2022年省级实验室安全督查中指出的“危化品分区管理不规范”“生物实验室紫外线消毒记录缺失”两个遗留问题作为“复查重点”,确保老问题不反弹、新问题早发现。

二、自查发现的主要问题:从“显性漏洞”到“隐性风险”的全景扫描

在全面覆盖的基础上,我们重点梳理了四大类21项具体问题,既有设备老化的“硬伤”,也有管理松懈的“软短板”。

(一)硬件设施类:部分设备“超期服役”,防护能力打折扣

化学实验室通风系统隐患突出。3间建于2000年初的基础化学实验室,通风橱风机转速仅能达到设计值的60%,管道接口处有明显漏风(用薄纸条测试,纸条仅轻微飘动);其中1间实验室的补风系统损坏,导致室内负压不足,检测时发现甲醛浓度超标0.3mg/m3(国标限值0.08mg/m3)。

生物实验室防护设备老化。微生物实验室的2台二级生物安全柜(已使用12年),高效过滤器密封性下降,经检测漏泄率达0.05%(标准应≤0.01%);动物实验室的高压蒸汽灭菌器(使用8年)压力表指针卡顿,校准后仍存在±0.02MPa误差。

电路安全隐患集中。工科类实验室因设备功率大(如材料加工实验室的熔炼炉功率达50kW),部分插座面板有烧焦痕迹,6个实验室的配电箱未按规范安装防尘防潮罩,物理实验室3处电线绝缘层破损(用绝缘检测仪测试,漏电流达15mA,超过安全阈值10mA)。

(二)管理制度类:执行“打折扣”,责任“空转”现象存在

危化品管理“最后一公里”失守。自查中发现2间科研实验室危化品台账更新不及时,1瓶高氯酸(标签显示已存放2年)未按规定单独存放,3间实验室的试剂柜未配备温湿度监控(夏季室温达32℃时,部分低沸点试剂瓶已鼓包);生物实验室的菌毒种保存记录不完整,1支金黄色葡萄球菌菌种的传代次数标注缺失。

安全检查“走过场”。抽查8个实验室的《每日安全巡查记录表》,发现3本存在“补签”现象(如6月15日的记录,签名笔迹与6月20日完全一致),2本记录内容过于笼统(仅写“正常”,无具体检查数据),1间实验室近3个月的巡查记录页被撕掉(经询问是学生助理误操作,但暴露出管理漏洞)。

应急预案“束之高阁”。6间实验室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流程》还是5年前的版本,未根据新购设备(如等离子体刻蚀机)更新内容;随机抽考5名实验员“浓硫酸泼溅处置步骤”,仅2人能完整说出“先用干布擦拭→大量水冲洗→涂抹碳酸氢钠溶液”的正确流程。

(三)操作规范类:“经验主义”害死人,学生安全意识待提升

跟拍实验课时,我们记录下这些“惊险瞬间”:材料加工实验室里,学生未戴护目镜操作激光切割机,飞溅的金属碎屑差点溅入眼睛;有机化学实验课上,有学生将未冷却的热试管直接放入水槽,导致玻璃炸裂(碎片划伤了另一名学生的手背);微生物实验室中,3名学生在接种后未及时对超净台进行酒精消毒,1名学生离开实验室前忘记关闭紫外灯(被我们及时制止)。座谈时,有学生坦言:“觉得基础实验简单,戴手套麻烦,有时候就直接用手接触试剂。”有位老教师无奈地说:“现在学生操作前看视频教程,但遇到突发情况还是慌,比如上次冷凝管漏水,学生第一反应是找手机拍照,而不是关电源。”

(四)应急能力类:“重设备”轻“训练”,实战能力存短板

检查应急物资时,我们发现:2间实验室的灭火器压力指针在“欠压区”(其中1个已

文档评论(0)

【B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