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公务员酒后醉驾检讨书
2023年10月21日晚,我经历了人生中最深刻的一次教训。当晚19时许,我与大学同学张某、李某在单位附近的“家常小馆”聚餐。席间,张某提到孩子考上了重点高中,大家高兴之下,我喝了约3两52度的白酒,又陆续喝了两瓶啤酒。结束时已近21点,李某提议叫代驾,但我想着“家离饭店只有2公里,路上车少,这么晚交警应该不会查”,便心存侥幸地拒绝了,独自驾车回家。行驶至朝阳路与幸福街交叉口时,遇到交警夜查,经呼气式酒精检测,结果为112mg/100ml,属于醉酒驾驶,随后被带至医院进行血检,最终确认血液酒精含量为121mg/100ml,构成危险驾驶罪。
此刻,我坐在桌前写下这份检讨,双手颤抖,内心翻涌着悔恨、愧疚与自责。作为一名有着8年党龄、10年工龄的公务员,我本应是遵守法律法规的模范,是维护社会秩序的践行者,却因一时的侥幸和糊涂,沦为了违法者。这不仅让我个人面临法律的严惩,更让家庭蒙羞、单位声誉受损、组织信任受挫,甚至给社会传递了“公职人员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的错误信号。我深知,任何辩解都无法掩盖错误的严重性,唯有深刻反思、彻底整改,才能弥补这份过失。
首先,我要向组织、向单位、向家人、向社会郑重道歉。对组织,我辜负了培养和信任。参加工作以来,组织为我提供了成长的平台,从基层科员到科室负责人,每一步都凝聚着领导的指导和同事的帮助。但我却将组织的教育抛诸脑后,把“守纪律、讲规矩”的要求当成了耳边风,严重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的基本义务,触犯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严重违反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的规定,给党组织抹了黑。对单位,我损害了集体的形象。我们单位一直以“作风硬、纪律严”著称,去年还获评“市级文明单位”。我的行为被通报后,同事们在日常工作中被群众议论,原本和谐的工作氛围蒙上了阴影,多年来大家共同维护的荣誉因我一人的错误付之东流。对家人,我带来了沉重的心理负担。妻子得知消息后彻夜未眠,原本准备参加学校朗诵比赛的女儿躲在房间哭了整整两天,70岁的老母亲血压飙升住进医院,反复问“我儿子怎么会变成这样”。他们本应是我最坚实的后盾,如今却因我的错误承受着旁人的指指点点,我无颜面对他们的目光。对社会,我破坏了法律的权威。作为公务员,本应是普法的推动者、守法的示范者,但我的行为却让部分群众产生“公务员喝酒开车也没事”的误解,削弱了法律的公信力。更可怕的是,若当晚路上有行人或车辆,后果不堪设想——我可能成为剥夺他人生命的凶手,让多个家庭陷入悲剧。每想到这里,我便冷汗直冒,后怕到无法呼吸。
痛定思痛,我必须深挖错误根源。一是法律意识极度淡薄。我虽然学过《道路交通安全法》,但从未真正入脑入心。总觉得“醉驾”是新闻里的事,离自己很远,对“酒后驾驶”和“醉酒驾驶”的界限、法律后果一知半解。直到被查后,我才恶补相关知识: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醉酒驾驶机动车构成危险驾驶罪,处拘役并处罚金;公务员一旦被判刑,将面临开除公职的处分。这些原本应该烂熟于心的规定,我却在违法后才被迫学习,这是多么讽刺的“补课”!二是纪律观念严重松弛。作为党员,我本应牢记“党纪严于国法”的要求,但却把纪律当成了“软约束”。参加工作初期,我也曾严格要求自己,哪怕喝了一点酒也坚决打车。但随着工作年限增长,我逐渐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开始用“就喝一点”“路程不远”“偶尔一次”等借口纵容自己。这种“温水煮青蛙”式的堕落,最终让我突破了法律的底线。三是侥幸心理作祟。这是最直接的诱因。当晚我反复盘算:“都这么晚了,交警早收队了”“这条路平时很少查”“我酒量好,开2公里没问题”。这些荒谬的念头像毒草一样在脑海里疯长,让我彻底丧失了理性判断。我忘了,法律面前没有“侥幸”二字,任何一次违法都可能付出惨重代价;我更忘了,作为公务员,必须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稍有松懈就可能成为反面典型。四是价值观出现偏差。我错误地认为“朋友聚会不喝酒就是不给面子”,把“酒量”当成了社交能力的体现。为了所谓的“兄弟情谊”“热闹氛围”,我不仅没有拒绝劝酒,反而主动举杯,完全忽视了酒后驾车的风险。这种扭曲的社交观念,让我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面对错误,我没有任何退路,必须用实际行动改正。首先,我将积极配合司法机关的处理,主动认罪认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无论最终判决如何,我都接受,并以此为戒,时刻警醒自己。其次,我将深刻反思,全面整改。一是加强法律学习,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每天晚上抽出1小时学习《刑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公务员法》等法律法规,每月撰写1篇学习心得,每季度向单位纪检部门汇报学习情况。同时,主动参加单位组织的普法讲座、庭审旁听等活动,用鲜活的案例强化法律意识。二是严格自我约束,彻底杜绝酒驾行为。我已将车钥匙交给妻子保管,除非特殊情况(如紧急就医),否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