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古韵新探·水润明州李家坑村研学旅行方案
一、方案背景与意义
宁波市章水镇李家坑村作为具有千年历史的传统村落,其历史可追溯至唐
代天宝年间(公元742-756年),现存保存完好的明清时期古建筑群共计34
处,其中包括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市级文保单位5处。该村落依樟溪河而
建,形成山-水-田-村的典型江南聚落格局,素有四明山水画廊的美誉。
2024年8月,由宁波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组织的专项调研团队通过为期15天
的实地考察,系统梳理出该村三大核心研学资源:首先是完整保留的明清水系
网络,包括5公里长的古水圳系统和12处功能性水利设施;其次是建于1947
年的李家坑水电站遗址,现存德国西门子公司制造的卧式法兰西斯水轮机1
台;第三是列入市级非遗名录的尊家玩民俗活动,包含祭水神、龙舟号子等
特色内容。本次研学活动计划于2024年10月15日至19日(共计5天4
夜)开展,每日活动时间为上午800至晚间2100,通过沉浸式体验与课题研
究相结合的方式,预期达成三大目标:第一,帮助60名来自宁波市第一中学
和舟山市田家炳中学的高二年级学生建立对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系统性认
知;第二,开发包含3大模块、9个子课题的标准化研学课程包;第三,通过
农产品直播销售等实践活动,带动当地特色农产品月销售额提升15%以上。活
动全程配备4名专业导师(含1名文化遗产专家、1名生态学博士、2名中学
高级教师),师生比严格控制在115以内。
二、核心研学模块
(一)水系生态探究
每日上午830至1130开展的樟溪河水质检测项目,将采用国际领先的水
质分析技术手段。学生将分组使用美国HACH公司生产的DR3900型便携式
分光光度计(波长范围340-900nm,精度±1nm),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
标准》GB3838-2002规定的方法,对水温、pH值、溶解氧、化学需氧量
(COD)、氨氮等5项关键指标进行现场测定。特别设置古今对比环节,通过
解读清光绪八年(1882年)《四明山志》记载的水文数据和1954年水利普查
档案,分析140年来流域水量、水质的变化趋势。实践环节要求每组成员合作
完成水系-村落共生关系图的绘制,需标注至少10处水利设施点位,并说明
其与民居布局、农田灌溉的关联性。所有检测数据将录入宁波市生态环境局共
建数据库,作为流域治理的参考依据。
(二)古建营造技艺
下午1400至1700进行的唐风建筑解码课程,聚焦浙东地区特有的三
间两搭厢院落形制。在专业测绘师指导下,学生将使用德国博世GLM150型
激光测距仪(测量范围0.05-150m,精度±1.5mm)对典型民居的檐口高度、
开间尺寸、屋面坡度等20项参数进行精确测量,探究其适应多雨气候的建筑
智慧。数字化保护环节采用EinScanPro2XPlus系列3D扫描仪,对省级文
保单位李家坑27号古宅进行全景扫描,生成包含50万个特征点的厘米级精度
数字模型。实践竞赛环节提供由东阳木雕非遗传承人监制的110比例楠木榫卯
模型套件(含柱、梁、枋等32个构件),要求学生在90分钟内完成标准六榫
四卯结构的组装,并由古建专家根据完成度、精准度进行评分。
(三)能源科技实践
次日900至1100的百年水电站探秘活动,将深入剖析1947年投产的李
家坑水电站历史价值。工程专家将现场拆解展示西门子FD-46型水轮机(铸铁
材质,叶轮直径1.2m)的机械结构,讲解其将势能转化为电能的物理原理。创
新实践环节提供定制化教学套件,包含直径50mm的PVC管材、3D打印涡轮
叶片、微型发电机等组件,要求各小组设计建造发电功率不低于0.5W的微型
水力装置。防灾教育模块设置于电站下游200米处的模拟演练区,使用1100
比例地形沙盘(覆盖面积4㎡),通过调节水流速模拟暴雨洪水场景,训练学
生规划最优疏散路径的能力。
三、特色活动设计
时光邮局计划
该贯穿全程的跨学科项目设立在树龄达380年的村口香樟树下,配备防水
防腐的铜质研学信箱。学生需完成三项核心任务:第一,采用结构化访谈法,
对2位70岁以上村民进行口述史采集,重点记录1950-1980年代村落水系管
理、农业生产等变迁历程;第二,基于调研成果撰写《致20年后的李家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