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林造园手法研究分析.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狮子林造园手法研究分析

一、园史沿革与造园背景

苏州狮子林的造园史堪称一部多元文化交融的编年史。元至正二年(1342年),临济宗高僧天如禅师惟则为纪念其师中峰和尚,在苏州城东北角创建禅林,因中峰禅师得道于浙江天目山狮子岩,故初名师子林。这一命名蕴含三重深意:既呼应天目山狮子岩的师承渊源,又暗合佛经中狮子吼的佛法威仪,更因园内太湖石状若狻猊者而得名。欧阳玄在《师子林菩提正宗寺记》中明确记载,林字既指园林,更喻禅宗丛林之意,彰显佛法无边的宗教理想。

明代洪武六年(1373年),73岁的大书画家倪瓒途经苏州,应住持如海法师之请参与园景规划,并创作《狮子林图》,将文人山水画的笔墨意趣融入园林布局,形成岌岌诸峯秀,青青万竹荣的意境。清代康熙年间,园林从禅寺后花园转变为私家园林,黄氏家族购得后因园内五棵参天古松改名五松园,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皇帝南巡时在此留下镜智圆照匾额及松挂千年藤,池贮五湖水的题咏。最具转折意义的修缮发生在1917年,上海颜料巨商贝润生斥资80万银元,历时七年整修,增建燕誉堂、九狮峰等景点,引入西洋造园手法,形成今日前祠堂、后住宅、西部花园的格局。

这座占地仅1.1公顷的园林,历经宋元明清至民国的七百年变迁,最终成为融禅宗哲理、文人审美与西洋技法于一体的独特园林范本。199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特别指出其是禅宗与中国园林相互影响的详细例证,反映了当时的历史、文化、经济特征。

二、空间格局与山水骨架

狮子林最震撼人心的造园成就,在于其以咫尺之地营造出山林幽深之境的空间魔法。全园以占地1153平方米的假山群为核心骨架,这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假山群,采用宋代花石纲遗存的太湖石堆叠而成,这些湖石兼具瘦、皱、透、漏的审美特质,经工匠以悬、卡、连、挂四种技法垒砌,形成力学自稳的奇妙结构。假山群大致分为东南、西部和北面三大部分,东部为主景区,峰峦叠嶂;西部以石包土为特征;北部真趣亭前则有独立小型假山,三者构成立体的山水画卷。

造园者将假山设计为上中下三层结构:高者立峰突兀于山顶,如雄冠群峰的狮子峰及含晖吐月等名峰;低者石矶沉浸于水中,形成水得石而媚,石赖水以变的互动关系。九条曲折盘旋的磴道构成不同趣味的进山路线,21个深邃石洞与34个亭亭玉立的石笋交错分布,仅高度1.5米以上的立峰就达32座。这种布局创造出取势在曲不在直,命意在空不在实的空间韵律,游人穿行其中,时而峰回路转,时而洞壑幽深,竟有置身千岩万壑之感。

水体布局与假山形成完美呼应。玉鉴池三面环绕假山,部分假山由旱变水,浸淫入池,池畔十二生肖石随视角变化而隐现,形成不能得其全而妙不可言的视觉效果。园西的瀑布假山堪称一绝,工匠巧叠涧谷构成三层台阶的落差,形成苏州古典园林中唯一的人工瀑布,水流声与石洞回声交织成自然乐章。九曲桥横跨水面,不仅连接湖心亭与岸边,更通过强制降速行走的设计,暗合步步生莲的禅修仪轨,使游赏过程本身成为一种修行体验。

这种山水格局暗合中国传统壶中天地的空间理念,在0.88公顷的开放面积内,通过山环水抱的布局、虚实相生的处理,创造出远超实际尺度的空间感受。正如乾隆帝在诗中所叹:假山似真山疑其藏幽谷,道出了狮子林以小见大的造园精髓。

三、建筑营造与借景艺术

狮子林的建筑群落与自然山水形成有机对话,体现了天人合一的造园思想。作为全园主厅的燕誉堂,其名源自《诗经》式燕且誉,好而无射,采用苏州园林罕见的鸳鸯厅形式——北厅梁柱用圆木,南厅用方木,两厅门窗图案与家具布置各不相同,分别用于男女宾客接待,体现了宗法礼制与生活功能的完美结合。厅前庭院方正对称,栽植两株玉兰、一株海棠,底层点缀牡丹与迎春,构成玉堂富贵与玉堂春富贵的吉祥寓意系统,地面卵石铺就蝙蝠及寿字图案,进一步强化福寿双全的文化内涵。

园林建筑的精妙之处更在于其与景观的借景关系。小方厅左右各设大型空窗,东窗框素芯腊梅与粉壁构成天然图画,西窗则将城市山林的生机引入室内,形成一窗一景的审美效果。复廊设计堪称借景艺术的典范,西墙六个六角形空窗依次框取游廊、石岸、池水、小赤壁、修竹阁等景致,东墙六个圆窗则从不同角度收揽廊东景物,廊间彩色花纹玻璃既隔断视线又隐约透景,穿过复廊后顿感豁然开朗,这种空间转换技巧极具戏剧张力。

揖峰指柏轩是体现禅宗意趣的代表性建筑,其命名源自赵州柏树子的著名公案。轩内108扇彩色玻璃窗随日光变化投射出斑驳光影,隐喻一即一切的华严境界,窗外则刻意保留古柏与奇峰的对景,使人在品茗观景间感悟禅理。见山楼与荷花厅沿水而建,夏季推窗可见接天莲叶无穷碧的景致,冬季则赏窗含西岭千秋雪的意趣,体现了

文档评论(0)

秋风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