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儿童固定正畸初期护理课件.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前言演讲人

目录01.前言07.健康教育03.护理评估05.护理目标与措施02.病例介绍04.护理诊断06.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08.总结

2025儿童固定正畸初期护理课件

01前言

前言站在正畸诊室的落地窗前,看着刚戴上固定矫治器的小患者攥着镜子,既新奇又紧张地打量自己牙面上的金属托槽,我总会想起那句话:“牙齿矫正不仅是技术的较量,更是一场关于耐心与成长的陪伴。”儿童固定正畸的黄金期多在替牙期至恒牙早期(8-14岁),这个阶段孩子的颌骨仍在发育,矫治效率高、效果稳定。但不同于成人,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让初期护理变得尤为关键——他们可能因矫治器异物感哭闹,因刷牙困难导致牙龈红肿,因家长护理知识不足延误问题处理……这些看似“小”的细节,若处理不当,可能直接影响矫治进程甚至最终效果。

作为从事儿童口腔护理10余年的临床护士,我深刻体会到:固定正畸的初期(通常指戴矫治器后1-4周)是“适应-调整-建立习惯”的关键窗口期。这一阶段,护理工作既要解决患儿生理上的不适,更要帮助他们和家长完成从“被动接受治疗”到“主动参与维护”的转变。接下来,我将结合一个典型病例,系统梳理儿童固定正畸初期的护理要点,希望能为同行提供可参考的实践路径。

02病例介绍

病例介绍去年接诊的小然(化名),是个12岁的六年级女生,因“上颌前突、牙列不齐”由家长带至我院正畸科。初诊时,小然的主诉很腼腆:“同学说我笑起来像‘兔子牙’,我不想戴钢牙,但妈妈说戴了会变好看……”她的乳牙已全部替换,口腔检查显示:恒牙列,安氏Ⅱ类1分类错,上颌前牙拥挤度4mm,下颌轻度拥挤,前牙覆盖6mm,覆Ⅱ度;牙龈轻度红肿(因刷牙敷衍导致),口腔卫生指数(OHI-S)2.5(正常≤1.0);X线片显示牙槽骨高度正常,无龋齿。

经正畸医生评估,小然需佩戴固定矫治器(直丝弓系统)进行拔牙矫治(拔除双侧上颌第一前磨牙),矫治周期约24个月。戴矫治器当天,小然全程攥着妈妈的手,听到托槽粘结的“滋滋”声时浑身紧绷,粘结完成后对着镜子反复摸嘴唇,小声说:“舌头碰到托槽好扎,说话会不会大舌头?”妈妈则不停追问:“她吃饭会疼吗?能不能吃软糖?刷牙是不是要特别小心?”

病例介绍这个病例集中反映了儿童固定正畸初期的典型问题:患儿对矫治器的异物感敏感、家长护理知识匮乏、医患沟通需求迫切。接下来,我们将围绕小然的情况展开护理分析。

03护理评估

护理评估护理评估是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的基础。针对儿童固定正畸初期,需从生理、心理、社会三个维度系统评估,重点关注患儿的适应能力与家庭支持度。

生理评估口腔局部状态:小然戴矫治器后,托槽、弓丝对唇颊黏膜的摩擦明显(双侧颊黏膜可见轻微压痕),前牙区弓丝末端未完全入槽(有0.5mm暴露);咬合时上下颌托槽无直接碰撞,但前牙覆较深可能导致下颌切牙托槽摩擦上颌牙龈。

口腔卫生能力:小然平时刷牙采用“横刷法”,时间约1分钟,牙龈缘可见软垢,探诊出血(BOP)阳性(提示牙龈炎)。

疼痛与不适:戴矫治器2小时后,小然自述“牙齿酸酸的,咬东西使不上劲”,疼痛评分(Wong-Baker脸谱法)为2分(轻微不适)。

心理评估小然性格内向,对矫治器的“外观改变”敏感(反复确认“钢牙会不会被同学笑”),对疼痛的预期焦虑(因听说“戴牙套会疼”而紧张);家长(母亲)对矫治知识了解有限,更关注“能不能快速见效”“会不会影响吃饭”,对长期护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社会支持评估小然家庭支持系统良好(父母均参与就诊),但母亲工作较忙,日常监督小然刷牙的时间有限;小然就读的小学课间有10分钟自由活动,具备餐后简单清洁口腔的条件(学校有直饮水)。

04护理诊断

护理诊断潜在并发症:牙齿脱矿(与口腔卫生不良、菌斑堆积有关):依据——小然原有牙龈炎、刷牙方法错误,矫治器增加清洁难度。05知识缺乏(家长及患儿缺乏固定正畸初期护理知识):依据——家长询问“能否吃软糖”“如何清洁托槽”,患儿不知正确刷牙方法。03基于评估结果,结合NANDA护理诊断标准,小然的初期护理问题可归纳为以下4项:01焦虑(与矫治器异物感、外观改变及疼痛预期有关):依据——患儿攥手、反复确认“会不会被嘲笑”,疼痛评分虽低但持续询问“会不会更疼”。04有口腔黏膜损伤的危险(与矫治器摩擦、患儿自行调整弓丝有关):依据——托槽边缘锐利、弓丝末端暴露,患儿反复用舌舔矫治器。02

05护理目标与措施

护理目标与措施针对上述护理诊断,我们制定了“3周适应期”目标(戴矫治器后第1周:缓解急性不适;第2周:建立正确护理习惯;第3周:实现自主维护),并通过“一对一示范+家庭联动”模式落实措施。

目标1:72小时内减轻黏膜摩擦,1周内无新发黏膜溃疡措施:

即刻处理:戴矫治器后,用咬合纸检查弓丝末端是否入槽,为小然调整暴露的弓丝末端(用技工钳轻柔弯曲180,避

文档评论(0)

sxgvvvvv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