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1).pptxVIP

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1).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经济作物;;;;;;;;古代诗歌全是韵文,即押韵的文体,中国有美感强、气势劲力和情感抒发真挚的主要审美性。唐朝中期形成了绝句、律诗为主体的近体诗,也就是格律诗。近体诗讲究平仄、对仗,押韵必不可少。绝句四句,有五言、七言;律诗八句,有五言、七言;多于八句的近体诗叫做排律。绝句代表作有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望庐山瀑布》。;;元朝运河、海运路线图;;【历史趣闻】两宋时期的全国Ⅰ、Ⅱ、Ⅲ卷

北宋后期,科举考试采取南北分卷的制度,特许北方五路分别考试,单独录取,以维持南北地区间取士人数之大体均衡。明宣德年间,科举考试正式实行南北分卷录取制度:应天及苏、松诸府,浙江、江西、福建、湖广、广东归入南卷;顺天、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归入北卷;一些文化较落后、士子登第困难的地区归入中卷。每录取百人,南卷取55人,北卷取35人,中卷取10人。;;材料三:“仁宗朝,商人、佃农、奴婢均为编户齐民。齐,等也。无有贵贱,谓之齐民。”

—郭尚武《两宋良贱制度的消亡及其影响》;“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材料:宋人的娱乐场所:“瓦(肆)子”、“勾栏瓦舍”场所;材料:商品经济富于流动性和分化性,引起社会变革,在引起变革诸因素中,商品经济是最根本的。

——林文勋:《商品经济:唐宋社会变革的根本力量》;;;;;5、理学的内容:;材料二:理学是中国古代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影响至深至巨。理学家将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进而以天理遏制人欲,约束带有自我色彩、个人色彩的情感欲求。……应该看到,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

—张岱年、方立克《中国文化概论》;;4、书法;5、绘画;;;古代诗歌全是韵文,即押韵的文体,中国有美感强、气势劲力和情感抒发真挚的主要审美性。唐朝中期形成了绝句、律诗为主体的近体诗,也就是格律诗。近体诗讲究平仄、对仗,押韵必不可少。绝句四句,有五言、七言;律诗八???,有五言、七言;多于八句的近体诗叫做排律。绝句代表作有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望庐山瀑布》。;课堂小结;即学即练;3.庙市是指在寺庙或道观内外举办的定期集市,两宋时全国寺院、道观林立,庙会繁多,比较有名的庙市有大相国寺庙市、东岳庙市、青城山庙市等。史载相国寺庙市“凡商旅交易,皆萃其中,四方趋京师以货物求售转售他物者,必由于此”。庙市的出现(???)

A.进一步突破时间空间限制 B.扩大了商业的范围和广度

C.为商业市镇发展奠定基础 D.侧面反映宗教文化的繁荣

4.南宋临安“盖东门绝无民居,弥望皆菜圃”;南宋杨万里诗云:“未到衢州五里时,果林一望蔽江湄。”南宋方志记载,“昆山县西三里处有东西杨庄,皆产瓜。”这些可用于研究南宋时期(???)

A.南方地区土地所有权的变更 B.人口迁徙改变经济重心

C.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得到提升 D.传统重农抑商政策废弛;5.宋初定服制,三品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朱,七品以上服绿,九品以上服青,平民不得服皂(黑色)、服紫。及至太宗太平兴国七年,“庶人通许服皂”。太宗至道元年,“复许庶人服紫”。这反映了,当时(???)

A.等级制度逐步瓦解

B.国家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松弛

C.门第观念已经淡化

D.社会阶层的流动性不断增强

6.宋代印刷的文献不再局限于儒、佛、道家的经典,史地、方术、诗文、戏曲等书籍大量传布、印刷中心除北宋首都汴梁之外,还有南宋时期的临安、湖州、福建、苏州诸地。最有可能引发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政府推行防弊之政 B.社会阶层流动增强

C.科举制度日益发展 D.理学成为官方哲学;7.北宋时期,士大夫往往胸怀“天下”,以“天道”“公议”为旗帜,积极参与国家政事。他们将个人修养与国家兴亡联系起来,将自我道德名节的完善视为最终目标。这体现出当时(???)

A.原始民主传统的复苏 B.社会主流思想的骤变

C.儒学复兴运动的气象 D.封建依附关系的强化

8.据学者统计,元代书院总数约有408所,其中不乏拥有特权地位的蒙古人、色目人参与建设,如蒙古官员达可在成都修建石室书院并购书三十万卷,漳州路郡监纳儿伯建龙江书院,浙江宪佥完颜真行部与郡判冷赞、监邑也速迭儿共建宝山书院于衢州等。这(???)

A.推动理学获得了正统地位 B.缩小了不同族群的文化差异

C.催生重文轻武的社会风气 D.适应了多元文明的交融趋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h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