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张江、建平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docxVIP

上海市张江、建平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九上课堂练习(二)

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4题。

2.请将试题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古诗文(36分)

(一)默写(13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君子好逑。(《关雎》)

2.__________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北冥有鱼》)

3.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____________。(《卖炭翁》)

4.“月”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愿望,谢庄在《月赋》中写道“隔千里兮共明月”,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第5-11题(23分)

【甲】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乙】

嗟(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时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丙】

范文正公微①时,尝诣灵祠求祷,曰:“他时得位相②乎?”不许,复祷之曰:“不然,愿为良医。”亦不许。既而叹曰:“夫不能利③泽生民,非大丈夫平生之志。”

他日,有人谓公曰:“大丈夫之志于相,理则当然,良医之技,君何愿焉?无乃④失于卑耶?”公曰:“嗟乎,岂为是(B)!古人有云:“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且大丈夫之于学也,固欲遇神圣之君,得行其道。思天下匹夫匹妇有不被其泽者,若己推而内之沟中。能及⑤小大生民者,固惟相为然,既不可得矣夫能行救人利物⑥之心者莫如良医。果能为良医(C),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民之厄,中以保身长年。在下而能及小大生民者,舍夫良医,则未之有也。”

(选自吴曾《能改斋漫录》

【注释】①〔微〕贫贱。②〔位相〕做宰相。③〔利〕谋求利益。④〔无乃〕莫非,恐怕,表揣测。⑤〔及〕(恩惠)到。⑥〔物〕人,众人。

5.【甲】诗首联中诗人从哪两方面写自己的悲惨境遇?(2分)

6.运用典故是古人常用的一种艺术手法,在用典中寄寓自己内心的情感,如【甲】诗中就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典故。(2分)

7.请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4分)

文言语句

方法提示

解释

A夫不能利泽生民

查阅词典(①沼泽,湖泽。②雨露。③加恩惠于人。

(1)____________

B尝诣灵祠求祷

课内迁移(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2)____________

C无乃失于卑耶

课内迁移(先帝不以臣卑鄙)

(3)____________

D下以救贫民之厄

语境推断(联系上下句)

(4)____________

8.请将“也”“大”—“哉”分别还原到文中括号处。(3分)

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

9.请为【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2分)

既不可得矣夫能行救人利物之心者莫如良医

10.请翻译【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3分)

大丈夫之志于相,理则当然。

11.【甲】诗和【乙】文作者的共同遭遇是(1)____________;【甲】诗尾联中“长精神”所表达的情感和【乙】文中(2)“____________”所表达的情感有相似之处;【乙】文和【丙】文都谈到了范仲淹的“进”“退”选择,“进”“退”在两文中分别指什么?(3)____________(7分)

二、现代文(34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2-14题。(15分)

优秀文学翻译的诞生需要什么?

孙璐

①在众多文艺活动中,文学翻译大概是被吐槽最多的事。凡是牵涉其中的人,似乎都有一肚子苦水——作者期待自己的作品能插上不同语言的翅膀飞往世界各地,却同时担心译本变味:译者自嘲“用爱发电”,高技术要求、高精力投入与低经济回报、低学界认可形成巨大的反差;读者抱怨尽管译本的每个字都认识,但不符合汉语习惯的拗口长句犹如一场漫长的马拉松,读到句号已是气喘吁吁;出版商也满腹委屈,在高额的版权费和惨淡的市场销量面前,他们同样举步维艰。

②优质的译本是打破僵局、实现共赢的关键。那么,优质的译本从何而来呢?

③在译本诞生的过程中,译者的“硬实力”至关重要。正如不是每个文学爱好者的提笔写作都称得上是文学创作,文学翻译也远非两种语言的切换转码那么简单。

A.然而,越是文学性强的部分越难被异语传导、甚至无法被翻译。这就需要译者常常做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w3608ww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