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5年空乘安全应急题库及答案
1.客舱中部行李架突发冒烟,伴随焦糊味,无明火,作为区域乘务员应如何处置?
答:立即触发客舱警报(按下呼唤铃持续3秒以上),同时保持低姿(距地板30-50厘米)接近火源,确认冒烟位置后:①使用海伦灭火瓶(Halon)对准行李架缝隙喷射,喷射时保持1-1.5米距离,呈Z字形覆盖;②指挥相邻座位旅客撤离至3排以外区域,提醒勿触碰行李架;③若冒烟持续,使用湿毛毯覆盖行李架(需完全包裹),防止氧气进入;④通知后舱乘务员取防烟面罩(PBE)备用,监控温度变化(可用手背轻触行李架外侧,若烫手需二次喷射);⑤记录时间、位置、冒烟物质(如疑似锂电池、电器设备),5分钟内通过内话系统向机长报告处置结果及旅客状态。
2.巡航高度35000英尺时,客舱突然发出尖锐呼啸声,氧气面罩脱落,部分旅客因恐慌未正确佩戴,此时应执行哪些操作?
答:①立即抓住最近的氧气面罩(若未自动脱落,拉动手动释放手柄),先佩戴自身面罩(深吸一口气,确认面罩贴紧面部,氧气流量正常);②通过客舱广播(或区域喊话):“请立即取下氧气面罩,用力向下拉,将面罩完全盖住口鼻,系紧头带,保持正常呼吸。儿童旅客请先为成人佩戴,再协助儿童。”③对未佩戴旅客逐一协助:单手托住旅客后颈,另一只手将面罩罩住口鼻,调整头带松紧(以能插入1指为宜);④注意观察旅客状态,对过度换气者指导“用鼻子深吸,嘴巴慢呼”;⑤监控面罩流量(正常为持续气流,若中断需检查连接管),同时确认后舱乘务员已检查所有出口区域面罩状态;⑥若失压持续,配合机组完成紧急下降(通常降至10000英尺以下),过程中提醒旅客保持面罩佩戴直至广播解除。
3.执行跨洋航班时,前货舱烟雾探测器报警,驾驶舱指示“货舱过热”,作为客舱经理需协调哪些应急措施?
答:①立即启动货舱火灾应急程序:通过内话确认驾驶舱是否已启动货舱灭火(通常自动释放1瓶海伦,30秒后手动释放第二瓶);②通知各区域乘务员检查客舱地板是否有灼热感(用手掌平贴,持续5秒以上发烫为异常);③组织2名乘务员穿戴防烟面罩(PBE),携带热成像仪(若配备)从前服务舱进入前货舱入口(需确认舱门温度,超过60℃禁止开启);④若舱门可开启,使用热成像仪扫描货舱,重点检查锂电池集装板、易腐货物区域,记录高温点位置(超过200℃需报告机长);⑤若货舱无明火但温度持续上升,协调旅客转移至后舱(远离货舱区域),准备紧急迫降;⑥每3分钟通过内话向驾驶舱更新货舱温度(如“前货舱右区温度185℃,无明火”),并记录处置时间节点(精确到秒)。
4.滑行阶段,1名旅客因误触滑梯手柄导致左前舱门滑梯意外充气,此时应如何处理?
答:①立即按下舱门上方的“滑梯预位/解除”开关至“解除”位(红色指示灯熄灭);②通过内话报告机长“左前滑梯意外展开,请求暂停滑行”;③组织2名乘务员穿戴反光背心,携带警戒带至舱门处:一人在舱门内侧确认滑梯与地面连接牢固(无断裂、脱钩),另一人在舱门外5米处设置警戒区(防止地勤人员误触);④检查滑梯表面是否有破损(重点查看气柱接缝、扶手带),若发现直径超过5厘米的破洞,需标记“不可使用”;⑤确认无旅客接触滑梯(若有旅客触碰,需记录姓名、座位号,落地后移交地面部门检查是否受伤);⑥使用舱门内侧的“滑梯回收”手柄(顺时针旋转90度)尝试部分回收,若无法完全收回,用防水布覆盖滑梯顶部(防止雨水渗入气柱);⑦落地后填写《应急设备异常报告》,注明“左前滑梯意外充气,气柱无破损,已解除预位”,并附现场照片(需包含滑梯整体状态及警戒区设置)。
5.飞行中,1名70岁男性旅客突然捂住胸口,面色苍白,主诉“胸口压榨性疼痛,向左肩放射”,随身带有硝酸甘油,应如何处置?
答:①立即协助旅客取半卧位(后背垫枕头,双腿自然下垂),松开衣领、腰带;②询问“是否有心脏病史?最近一次服药时间?”(若回答“有冠心病,30分钟前未服药”);③确认硝酸甘油未过期(检查瓶身有效期),协助舌下含服1片(若5分钟后无缓解,可再含服1片,最多3片);④使用客舱医疗箱中的血压计测量血压(收缩压低于90mmHg禁止再次服药),同时用血氧仪监测血氧饱和度(低于90%需提供supplementaloxygen,流量6-8L/分钟);⑤通知后舱乘务员取AED(自动体外除颤仪)备用,观察旅客是否出现意识模糊、大汗淋漓(若出现,立即将旅客平放,解开上衣,准备除颤);⑥通过内话报告机长“23A旅客疑似心绞痛发作,已服用硝酸甘油1片,血压120/80mmHg,血氧95%,请求优先落地”;⑦记录处置过程:时间(如14:20发现症状,14:22服药,14:25血压测量结果)、旅客反应(“疼痛减轻至3分,仍感胸闷”),落地后移交地面医护人员并提供书面记录。
6.遭遇严重晴空湍流,1名未系安全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