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pdfVIP

部编版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pdf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部编版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一、基础•运用(共14分)

1.(14分)学校开展“自然与我”的主题学习活动,

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如图是书法老师完成的一幅作品。欣赏这幅作品,

完成下列各题。

①请用规范的正楷字将“晴空一鹤”4个字抄写在田字格内。

②这幅书法作品让你想起代文学家刘禹锡的诗歌《秋词(其一)》。

(2)下面是本次活动介绍中的一段文字。阅读这段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大自然生生不息,四时景物美不胜收。春天来了,太阳的脸涨红了,万物开始①动起

来,大地苏醒了。夏夜来临,清脆的蛙鸣,一声追着一声,彼此应和着。秋天来了,那望

不到边的麦田哟……在看似平和安②的大自然里,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它的多姿多彩。

走,让我们一起去小河边,去泥巴地里,感悟生命,拥抱自然!

①依次给这段文字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涨(zhǎng)和(hè)B.涨(zhǎng)和(hé)

C.涨(zhàng)和(hè)D.涨(zhàng)和(hé)

②在这段文字横线处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①燥②祥B.①躁②详C.①燥②详D.①躁②祥

(3)学校微信公众号负责人准备做一期“抒写大自然”的推送,向同学们征集资料。阅读

同学们的来稿,完成下列各题。

①下列句子摘自同学们的习作,其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樱花盛开的季节,玉渊潭公园人声鼎沸,十分热闹。

B.在不知不觉中,秋味渐渐淡了,北风乘虚而入,咄咄逼人。

C.今年的兰花国际竞赛,有上千个品种的兰花亮相,真是骇人听闻。

D.春风中的寒意还未褪去,未名湖畔的迎春花却早已开在枝头,令人喜出望外。

②下面是一位同学对自然的感悟,他不能确定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你认为在语段横线处

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大自然不仅给予我们美丽的景色,它还赐予我们回归平静的力量。它时时提醒人类:

纵使我们身处①,依然不要忘记看看那石缝下钻出的小草、树梢上奋力振翅的雏鸟。它虽

然不能直接带领我们②难关,却能启迪智慧,让我们追求属于自己的不平凡。

A.①困难②度过B.①困难②渡过

C.①困境②度过D.①困境②渡过

(4)同学们前往798艺术区参观“海洋塑料垃圾艺术展”。结合语境,完成下列各题。

①结合下面文字内容,为本次艺术展拟写一条宣传语。(限20个字以内)

全球每年产生大约3亿吨塑料垃圾,至少有800万吨的塑料制品泄漏到海洋中。以海为生

的生物成了人类塑料消费习惯的第一批牺牲品。在海边拾到的信天翁尸体里,人们发现每

一具尸体内都有数量可观的塑料垃圾。多达51万亿个塑料微粒漂浮在海洋中,超过银河系

恒星数量的500倍。而那些带着塑料微粒的海洋鱼类贝类,最终又会回到人类的餐桌上。

②下面文字选自本次展览的结束语。结合语境,在横线处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塑料本身没有错,使用塑料也没有错,问题在于。既然我们不能教会海洋动物避开

塑料垃圾,那不如从我们自身做起,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做好垃圾分类回收。

【甲】人类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却随意丢弃而不进行分类回收

【乙】人类随意丢弃而不进行分类回收,还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二、古诗文阅读(共18分)

2.(7分)默写。

(1)子在川上曰:“,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2),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3)峨眉山月半轮秋,。(李白《峨眉山月歌》)

(4),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5)王夫之认为在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

文档评论(0)

文档资源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各行各业文档和报告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