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大斑病菌效应因子StSse19基因的克隆、表达模式分析及在原核系统中的表达.pdfVIP

玉米大斑病菌效应因子StSse19基因的克隆、表达模式分析及在原核系统中的表达.pdf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47卷第3期河北农业大学学报Vol.47No.3

2024年5月JOURNALOFHEBEIAGRICULTURALUNIVERSITYMay.2024

文章编号:1000-1573(2024)03-0066-06DOI:10.13320/ki.jauh.2024.0040

玉米大斑病菌效应因子StSse19基因的克隆、表达

模式分析及在原核系统中的表达

杨俊芳,尹贵波,周启慧,刘玉卫,巩校东,谷守芹111111,2

(1.河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华北作物改良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北省农业微生物生物信息利用技

术创新中心,河北保定071000;2.河北省湿地保护与绿色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河北衡水053010)

摘要:玉米大斑病是由玉米大斑病菌引起的玉米叶部真菌性病害。本课题组前期通过对病菌侵染玉米的转录组

StSse19-

分析发现,效应因子为重要的致病因子,但对其结构及功能尚不清晰。本研究以野生型菌株0123的

StSse19-

cDNA为模版,克隆并对其结构进行生物信息学预测;结合对病菌侵染玉米的RNASeq数据分析明确

-StSse19-StSse19

该基因的表达模式,进而利用qRTPCR技术证实其表达模式;构建的融合表达载体pET28a,

-

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以IPTG诱导表达该目的基因,通过SDSPAGE技术检测其表达情况。结果表明,

StSse19的CDS序列由330个核苷酸组成,编码109个氨基酸残基,序列比对发现该蛋白无同源蛋白,表明

其为大斑病菌的特异效应蛋白;对StSse19的表达模式分析发现,该基因在侵染玉米24h的表达量显著提高,

StSse19-

72h表达量下降,推测该基因参与病菌的侵染过程;将在原核系统中进行表达,SDSPAGE分析结果显示,

该蛋白大小为28kD,用Ni柱层析法结合Westernblot检测显示获得了纯化的目的蛋白。该研究明确了StSse19

基因的结构特征及表达模式、获得了StSse19在原核体系中的表达蛋白,为深入揭示其功能及作用机制奠定了

基础。

关 键 词:玉米大斑病菌;效应因子;StSse19;原核表达;qRT-PCR

中图分类号:S435.131.4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 OSID:

文献标志码:A

Cloning,prokaryoticexpressionandexpressionanalysisofStSse19

ge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经典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人力资源管理师持证人

专注于各类文档、文案、文稿的写作、修改、润色和各领域PPT文档的制作,收集有海量各类规范类文件。欢迎咨询!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5年05月14日上传了人力资源管理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