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基础测试题及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代汉语基础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下列各句中“之”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学而时习之(《论语?学而》)

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C.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D.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孟子?鱼我所欲也》)

下列句子中不含词类活用现象的是()

A.必先苦其心志(《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B.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C.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爱莲说》)

D.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下列各句中,属于判断句的是()

A.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B.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C.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D.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

“以”字作“因为”讲的一项是()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B.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C.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D.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下列对“六书”中“形声”字判断正确的是()

A.日(象形)

B.上(指事)

C.河(形声)

D.休(会意)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路漫漫其修远兮,__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_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论语》中“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强调学习与思考结合。

古代汉语中“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和________________。

“古今字”中,“说”的后起字是“________________”(如“不亦说乎”)。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________体通史,作者是司马迁。

“岁寒,________________”(《论语?子罕》)以松柏喻君子品格。

“吾尝终日而思矣,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古代“五谷”通常指稻、黍、稷、麦、________________。

“被动句”常见格式有“为……所……”,如“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另一种常见格式是“________________”,如“受制于人”。

三、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每题3分,共15分)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鸿门宴》)飨: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廉颇蔺相如列传》)谢: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桃花源记》)交通: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出师表》)躬:

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视:

四、翻译题(每题5分,共20分)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五、阅读理解(共30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题目。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世说新语?方正》)

解释下列加点词(每题4分,共12分)

(1)陈太丘与友期行期:

(2)太丘舍去,去后乃至乃:

(3)友人惭,下车引之引:

翻译文中画线句子(8分)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结合文段,分析元方的人物形象(10分)

古代汉语基础测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B(解析:B项“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A、C、D项“之”均为代词)

D(解析:A项“苦”使动用法,“使……受苦”;B项“面”名词作状语,“当面”;C项“蔓”“枝”名词作动词,“生藤蔓”“长枝节”;D项无活用)

A(解析:A项“……也”表判断;B项主谓倒装;C项宾语前置;D项定语后置)

A(解析:A项“以”表原因,“因为”;B项“以”表凭借,“凭、靠”;C项“以”表凭借,“靠”;D项“以”表目的,“来”)

C(解析:A项“日”为象形字,B项“上”为指事字,C项“河”左形右声,为形声字,D项“休”为会意字)

二、填空题

吾将上下而求索

落霞与孤鹜齐飞

学而不思则罔

《孟子》

纪传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不如须臾之所

文档评论(0)

151****94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