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中三年级语文必修五上册期中真题试卷.docxVIP

2025年高中三年级语文必修五上册期中真题试卷.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年高中三年级语文必修五上册期中真题试卷

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

1.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潸然泪下(shān)载歌载舞(zài)阡陌交通(qiān)相形见绌(chù)

B.锲而不舍(qiè)咄咄逼人(duō)气冲斗牛(dǒu)鸦雀无声(yā)

C.纨绔子弟(kuà)锋芒毕露(lù)毛骨悚然(sǒng)惟妙惟肖(xiāo)

D.广袤无垠(mào)鬼斧神工(gǔ)惊心怵目(chù)历历在目(lì)

2.下列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对于这种屡教不改的行为,大家应该绳之以法,而不是姑息养奸。

B.这幅山水画意境高远,笔触细腻,真可谓巧夺天工,令人叹为观止。

C.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观点鱼龙混杂,我们需要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

D.他面对诱惑,坚守底线,始终虚怀若谷,深受大家敬佩。

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了防止类似事故不再发生,我们采取了种种有力措施。

B.通过这次交流学习,使我深刻认识到了自身存在的不足。

C.是否坚持锻炼身体,是关系到一个人能否拥有健康体魄的重要问题。

D.他的演讲精彩绝伦,发人深省,赢得了在座所有人的热烈掌声。

4.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其中四题作答)

(1)人生自古谁无死,。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诗的作者是南宋的。

(3)谈笑有鸿儒,。

(4)谈笑有鸿儒,陋室铭的作者是。

(5)大江东去,浪淘尽,。

(6)大江东去,浪淘尽,念奴娇·赤壁怀古的作者是。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8题。

黄昏是宁静的。当白日的喧嚣渐渐沉寂,万物披上金色的余晖,天空像一块被洗过的蓝宝石,镶嵌在远方的地平线上。晚霞是天空的画家,用瑰丽的色彩涂抹着云朵,红的、粉的、紫的,交织变幻,如梦似幻。微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送来阵阵清凉。远处的山峦轮廓模糊,如同水墨画中的远山,朦胧而富有诗意。

城市里的黄昏则别有一番景象。夕阳的余晖洒在鳞次栉比的高楼上,给它们披上了一层温暖的金纱。街道上车流逐渐减少,行人步履匆匆,归家的身影在暮色中拉长。商店的霓虹灯开始闪烁,与天边的晚霞遥相呼应,勾勒出都市夜晚的轮廓。空气中弥漫着饭菜的香气和淡淡的生活气息,那是属于家的召唤。

乡村的黄昏则充满了宁静与祥和。田野里,收割的景象渐渐远去,农人们开始准备晚餐。村口的老槐树下,几个老人闲坐聊天,孩子们在追逐嬉戏。远处,炊烟袅袅升起,与暮色融为一体。鸡鸣犬吠,声声入耳,那是乡村傍晚独有的交响曲。此刻,一切都显得那么平和,仿佛时间也放慢了脚步。

黄昏,是白日的结束,也是夜晚的开始。它连接着喧嚣与宁静,短暂却美好。无论是城市的繁华,还是乡村的静谧,黄昏都以其独特的魅力,给人们带来一份短暂的放松和慰藉。它像一首无声的诗,一幅流动的画,让人沉醉其中,忘却烦恼,享受这片刻的宁静与美好。

5.文中描绘了城市黄昏和乡村黄昏的不同景象,请分别概括其特点。

6.文中划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7.结合全文,谈谈作者为什么说“黄昏是宁静的”?

8.作者在文末将黄昏比作“一首无声的诗,一幅流动的画”,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个比喻的理解。

三、古代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9~12题。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选自《庄子·养生主》)

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为文惠君解牛:解,_________

(2)手之所触,肩之所倚:倚,_________

(3)莫不中音:中,_________

(4)技盖至此乎:盖,_________

(5)见无非牛者:见,_________

(6)官知止而神欲行:官知,_________

10.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奏刀騞然,莫不中音。

(2)依乎天理,批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2****07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