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急性心梗的院前院内抢救流程,标本演练
急性心梗院前抢救流程
调度与出车环节
-接警调度:急救中心接到急性心梗患者的求救电话后,调度员需冷静、迅速地询问关键信息,包括患者的症状(如胸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是否伴有呼吸困难、头晕、恶心呕吐等)、发病时间、患者所在的准确地址、联系电话等。同时,安慰患者及家属,指导他们让患者就地平卧休息,避免随意搬动患者。记录好这些信息后,立即通知距离患者最近且具备相应急救能力的急救单元出车。
-急救人员准备:急救单元的医护人员在接到调度指令后,需在1-2分钟内完成准备工作。检查急救设备,如除颤仪、心电图机、便携式呼吸机、心电监护仪等是否性能良好、电量充足;准备好常用急救药品,如硝酸甘油、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吗啡、利多卡因、阿托品等;检查担架、氧气袋等物品是否齐全。同时,携带好相关的医疗文书,以便记录患者的病情和急救过程。
现场评估与处理环节
-快速评估: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在1-2分钟内快速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意识状态、呼吸、心率、血压等。轻拍患者肩部并呼喊,判断其是否有意识;观察患者胸廓起伏情况,评估呼吸频率、节律和深度;触摸患者的颈动脉搏动,判断心率和心律;使用血压计测量患者的血压。同时,立即连接心电图机,进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以明确是否为急性心肌梗死以及梗死的部位。
-紧急处理
-缓解疼痛:对于有胸痛症状的患者,立即给予硝酸甘油0.5mg舌下含服,若5分钟后症状不缓解,可重复含服1次。若疼痛剧烈,可给予吗啡2-5mg缓慢静脉注射,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同时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降低心肌耗氧量。
-抗血小板治疗:若无禁忌证,立即给予阿司匹林300mg嚼服,氯吡格雷300mg口服(或替格瑞洛180mg口服),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防止血栓进一步扩大。
-吸氧:给予患者高流量吸氧,一般为4-6L/min,以提高血氧饱和度,改善心肌缺氧状态。
-建立静脉通道:选择较粗的静脉,如肘正中静脉、贵要静脉等,使用18G或20G留置针建立静脉通道,以便及时给予药物治疗。常用的液体为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
-心电监护:持续监测患者的心电变化,及时发现心律失常等并发症。若患者出现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可根据情况给予利多卡因50-100mg静脉注射,必要时可重复给药;若出现心室颤动,立即进行电除颤,首次能量为200J,若不成功可逐渐增加能量至360J。
-病情评估与转运决策:在进行上述处理的同时,进一步评估患者的病情。若患者病情相对稳定,生命体征平稳,可在做好充分的急救准备后,尽快将患者转运至有条件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医院;若患者病情危重,如出现心源性休克、严重心律失常等,应在现场进行积极的抢救,待病情相对稳定后再转运。转运前需与目标医院进行沟通,告知患者的病情和预计到达时间,以便医院做好接收准备。
转运环节
-转运途中监护:在转运途中,医护人员需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心电变化等。持续给予吸氧、心电监护和静脉输液,保持呼吸道通畅。每隔5-10分钟记录一次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以及患者的症状变化。
-病情变化处理:若患者在转运途中病情发生变化,如出现胸痛加剧、呼吸困难加重、心律失常等,应立即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胸痛加剧可再次给予硝酸甘油或吗啡;呼吸困难加重可调整吸氧流量或给予呼吸兴奋剂;心律失常可根据类型给予相应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或进行电除颤等。同时,及时与目标医院联系,汇报患者的病情变化。
-与医院交接:到达医院后,医护人员应迅速将患者转运至急诊科,并向急诊科医生详细交接患者的病情,包括发病时间、症状表现、现场处理情况、转运途中的病情变化等。同时,将心电图、医疗文书等资料交给急诊科医生,确保患者的救治工作能够顺利衔接。
急性心梗院内抢救流程
急诊科初步评估与处理环节
-再次评估:患者到达急诊科后,急诊科医生应在5分钟内再次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心电图等情况。重点评估患者的胸痛症状是否缓解,生命体征是否平稳,心电图是否有动态变化等。同时,询问患者的病史、过敏史等信息,完善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如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钙蛋白、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等)、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等。
-紧急处理
-持续监护与治疗:继续给予患者心电监护、吸氧、建立静脉通道等治疗,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根据患者的病情调整治疗方案,如调整硝酸甘油的剂量、补充液体等。
-溶栓治疗:对于发病时间在12小时以内,且不能及时进行PCI的患者,若无禁忌证,可考虑进行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