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辽宁省鞍山市普通高中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解析版).pdfVIP

【语文】辽宁省鞍山市普通高中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解析版).pdf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辽宁省鞍山市普通高中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

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阅读(72分)

(一)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我国古代天文学最伟大的贡献,当是历法的不断改进。大概当我国进入农业社会以后,

为了保证农业的及时耕作,对历法就非常注意。上古的历法现在已失传,但是从殷代的甲骨

文上,可以看到3000年前,已经有13个月的名称。《尚书·尧典》说:“期三百有六旬有

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所以那时一方面用366日的阳历年,一方面用闰月来配合月的周

期,这又是阴历。这种阴阳历并用的情形,和古代巴比伦或希腊、罗马时代非常相似。不过,

我们的祖先在战国时代,已能利用冬至、夏至的日影观测,很有把握地测定阳历年的长短。

这在西洋,约当我国西汉末年时期,他们的历法还是非常混乱的。一直到罗马大帝凯撒确定

了《儒略历》(公元前46年)以后,历法才上了轨道。阴阳历调和的困难,是由于月亮绕地

球和地球绕太阳两个周期的不易配合。月亮的周期是29.530588天,地球的周期是

365.242216天,两个周期互相不能除尽。但是,我国古代农历,却把阴阳二历调和得非常

成功。阴历月大30天,月小29天。阴历一年有12个月354天,比阳历年少11天多;因此,

如果在19个阴历年里,加上7个闰月,和19个阳历年几乎相等。我们的祖先在春秋中叶,

便已知道用19年7闰月的方法来调整阴阳历。这比希腊人梅冬发明这个周期,早了160多

年。春秋以后,秦用《颛顼历》(公元前246-公元前207年),汉武帝时用《太初历》(公元

1

365

前104年),统以4天为一年,和罗马凯撒的《儒略历》相同,可是比《儒略历》要早

200年。

(节选自钱伟长著《中国历史上的科学发明》)

材料二:

中国传统历法为阴阳合历,二十四节气是阳历的体现。它是将一个回归年长度划分为

24等份,每一个节点称为一个节气或中气,有时也把每一份的时长称为一节气或中气的时

长。其中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

12个为节气;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

大寒为中气。节气与中气依次相间排列,统称为二十四节气。中国古代历法一般将12中气

固定于某一朔望月,比如阴历11月对应着冬至中气。而由于一个节气和一个中气合起来的

长度大于一个朔望月的长度,故此每经过一段时间,将出现某一个月当中没有中气的情况,

中国古历一般将其定为闰月。

最迟在春秋时代,人们就已开始采用正午时圭表测影的方法来确定冬至、夏至,计算春

分和秋分。成书于西汉的《周髀算经》中已有二十四节气的完整记载,西汉末年历谱中已有

完整的二十四节气。

中国古代最初认为二十四节气是均匀分布的,通过圭表测影得到冬至或夏至日从而得到

一年的长度后,将回归年长度等分24份,每一个节点为一个节气。这样得到的节气称为平

499

29

气。如东汉四分历,回归年长度为365.25日,朔望月为940,而节气长度为

17

3652415

432。至北齐(公元550-577年)时,张子信发现太阳运行有疾迟之变,认

为“日行在春分后则迟,秋分后则速”。从现代天文学角度看这一现象在本质上是由地球绕

太阳公转的轨道不是正圆造成的,太阳一年中黄经位置的变化速度不均匀,以太阳真实的黄

经位置确定的二十四节气称为定气。自隋代刘焯(公元544-610年)的《皇极历》之后,各

历多列有包含一年之中太阳不均匀视运动的日躔表。在定朔、交食的计算中,唐初历法即已

应用定气作为太阳改正,但是注历依然采用平气。清代采用西洋历法,官修历书改平气为定

气注历,即根据太阳的实际位置日躔行度安排节气。采用“定气”注历后,在太阳视运动较

快的季节相邻两个中气的时间间隔就会短于一个朔望月长度,由此可能出现一个朔望月包含

两个中气的情况,这样在其前或其后的月份虽无中气却不是闰月。由于其与传统历法存在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人生长恨水长东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人生长恨水长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