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届高三语文9月联考诗歌鉴赏试题汇编含答案.docxVIP

2026届高三语文9月联考诗歌鉴赏试题汇编含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湖北省武汉市2026届高三9月调研考语文试题-王安石《次俞秀老韵》、姜特立《和陆郎中放翁韵》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15~16题。

次俞秀老韵

王安石

解我葱珩①脱孟劳②,暮年甘与子同袍。

新诗比旧增奇峭,若许追攀莫太高。

和陆郎中放翁韵

姜特立③

遥知三径长荒苔,解组④东归亦快哉。

津岸纷纷群吏去,船头衮衮好山来。

平时佳客应相过,胜日清尊想屡开。

若许诗篇数还往,直须共挽古风回。

【注】①葱珩:青绿色玉佩,这里是官服配饰。②孟劳:宝刀名。③姜特立:南宋诗人,其诗“意境特为超旷,往往自然流露”。他对当时诗坛上的雕琢之风不满。④解组:解下官印,辞官卸任。

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两首诗歌同为唱和诗,从中可见朋友之间的诗歌往来以及双方的诗歌追求。

B.王诗中解葱珩、脱孟劳,与姜诗中“解组”一样,都暗含卸下官职的轻松。

C.姜诗“群吏去”“好山来”对举,描写脱离官场纷扰、美景扑入眼帘的场景。

D.姜诗五、六句想象归隐生活,勾勒出一幅友朋相聚、诗酒唱和的闲适图景。

16.两首诗都以“若许”句结尾,所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5.A

【解析】“双方的诗歌追求”有误。

16.

①王诗表面上说希望朋友诗歌水平不要进步太快,以免自己赶不上,实则以此赞美朋友。同时也包含对友人诗风不要过于奇峭的委婉提醒。

②姜诗希望友人常以诗歌往来唱和,共同扭转诗坛上的雕琢之风,使诗歌回归古朴自然的风格。

【解析】考查鉴赏诗歌艺术手法及其表达效果的能力。答出一点给3分,答出两点给6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的情给分。

[译文]

次俞秀老韵

卸下我的官印和佩剑,晚年甘愿与你同披战袍。你的新诗比起旧作更加奇特峻峭,如果允许我追随攀附,请不要把标准定得太高。

和陆郎中放翁韵

早就知道您归隐的园子里,三条小路已长满了青苔,(如今您)卸下官印东归故里,一定十分畅快啊。

渡口岸边,众多下属官吏纷纷为您送行离去;船头前方,连绵起伏的秀美山峦不断迎面而来。

平日里,定会有好友良朋前来拜访;每逢美好的日子,想必您也会频频打开酒樽(畅饮欢聚)。

倘若您允许我们通过诗歌往来唱和,那真要一起努力,把古人醇厚清雅的诗风重新挽回。

[赏析]

次俞秀老韵

这是一首写唱和的七言绝句。诗歌通过表达与友人相伴的意愿,以及对友人新诗的赞美和谦逊的追攀之意,展现了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解我葱珩脱孟劳,暮年甘与子同袍”两句,描绘了诗人晚年的心境与选择。“葱珩”是古代官员的玉饰,代指官场身份;“孟劳”是古代的宝刀,象征着建功立业的抱负。“解”和“脱”两个动作,清晰地展现出诗人摆脱官场束缚、放下壮志豪情的状态。“暮年甘与子同袍”则直白地表达了晚年甘愿与友人俞秀老相伴的真挚情谊,褪去了过往的锋芒,多了份对平淡交往的珍视。

“新诗比旧增奇峭,若许追攀莫太高”两句,是诗人对友人诗作的评价与互动。“奇峭”一词精准地指出友人的新诗相较于旧作,在风格上更加奇特峻峭,可见诗人对友人作品的细致体察与肯定。“若许追攀莫太高”则带着谦逊与调侃的意味,说如果允许自己追随效仿,希望友人的诗境不要太高,既体现了对友人才华的钦佩,又展现出两人之间轻松融洽的交往氛围,毫无文人相轻的隔阂。

和陆郎中放翁韵

姜特立的《和陆郎中放翁韵》,是一首以?“和诗”?为载体、饱含知己情谊的佳作。全诗紧扣陆游?“解组东归”?的人生节点,既描绘了归隐生活的悠然意趣,又传递出诗友间惺惺相惜的默契,字里行间满是清雅旷达的气韵。

首联以?“遥知”?起笔,开篇便见知己心意?——无需亲见,姜特立已能想见陆游归隐园子里?“三径长荒苔”?的清幽景象。“三径”?用汉代蒋诩归隐的典故,既点明陆游的隐士身份,又暗合古人?“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归隐情怀;而?“解组东归亦快哉”?一句,则直接道出对陆游辞官归乡的理解与赞赏,“快哉”?二字直白明快,将友人脱离官场束缚的畅快心境,刻画得淋漓尽致,为全诗奠定了轻松旷达的基调。

颔联转而写景,却景中含情,堪称?“诗中有画”?的妙笔。“津岸纷纷群吏去”,描绘的是渡口岸边官吏送行的热闹场景,“纷纷”?二字既写出送行人数之多,也从侧面烘托出陆游为官时的声望;但下一句?“船头衮衮好山来”,笔锋陡然一转,将视线从岸边的人群拉向船头的景致?——?连绵的青山接连映入眼帘,“衮衮”?一词动态感十足,仿佛青山正主动向归人?“奔赴”?而来。一?“去”?一?“来”?的对比,既写出了送别与归乡的场景转换,更暗喻陆游摆脱官场应酬、拥抱自然山水的人生转折,热闹的送别与清幽的山景相映,更显归乡之乐的纯粹。

颈联则由眼前景转向对未来生活的想象,勾勒出陆游归隐后的闲适日常。“平时佳客应相过”,设想陆游家中会有好友频频拜访,尽显文人雅士?“谈笑有鸿儒”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中高考语文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15年深耕,专注全国各地中高考语文资料收集整理!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