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受伤的诊治要方.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穴位受伤的诊治要方

穴位,学名称为腧穴是人体内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

由于穴位均分属于各条经络,而经络又归属于一定的脏腑,所以穴位受伤后势必影响脏腑,经络的功能失调而出现一系列相应的病症,临床上其例甚多。

当穴位受伤出现相应的病证时,医生不熟悉气血经络流注之法,仅仅针对出现的某些症状处方用药,忽视穴位受伤对经络、脏腑影响的特有原因,往往医治不效,徒劳无功。

近几年来,我们在整理已故名老中医沈长庚遗著及家传验秘方中,从伤科部份内已陆续选出许多临床具有卓效的方剂在《武林》杂志上向大家作了介绍。这些方剂,经过患者使用,确收到较好的疗效。几年来,我们收到全国各地众多的患者和朋友们的全国各地众多的患者和朋友们的来信,对我们寄予了极大的希望和鼓励,在此谨向读者致以感谢。

现在,将我们在前段时间专门整理的治疗穴位受伤的一百余方中摘选的十六个方剂刊布于世,亦对武医伤科的发展和研究,聊作微薄的贡献。

一、神庭穴受伤

神庭穴属足厥阴肝经腧穴,也是督脉与足太阳、足阳明经的交会穴。其部位在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的地方。

神庭穴受伤会出现头部晕痛,并牵引项背出现疼痛的现象。

严重时可出现神志昏迷不清,痴呆少语,口角流诞的症状。

治疗方法

先用泻的手法点按风府、百会、攒竹、睛明四穴。

再服下方:

龙胆草6克川郁金12克川芎6克生枣仁18克双勾藤9克菊花9克石菖蒲6克川牛膝9克藁本9克炒枳壳9克桃仁泥7.5克红花7.5克

加减法:头痛较剧去枳壳,加生地12克,白芷6克。眩晕难忍可去莒蒲,加天麻9克,全当归9克。昏迷不醒加蒲黄炭10克,并以通关散吹鼻。若痴呆少语则加白薇9克,磁石60克。

二、太阳穴受伤

太阳穴为人体奇穴之一。其部位在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寸凹陷处。

太阳穴受伤当时可令人昏闷不醒,严重时甚至会造成死亡。当太阳穴受伤后可出现持续的头部昏闷刺痛,眼目昏花等现象,如治疗不当则可出现长期太阳穴疼痛,不能消除的症候。

治疗方法:

昏闷不醒可重掐人中、急脉、阴廉三次。然后服用下方:

生蒲黄9克川红花6克生桃仁6克正川芎6克炒白芷6克田三七4.5克双勾藤6克石菖蒲6克京赤芍9克全当归12克益母草12克细生地12克广地龙9克

三、百会穴受伤

百会穴为奇经八脉中督脉的腧穴,又是督脉与足太阳经交会之穴。

百会穴的部位在后发际正中直上七寸的地方。

百会穴受伤当即可出现神志昏闷,甚至醒后出现失音不语的症状。此外可出现巅顶刺痛、头部烘热、眩晕欲呕等现象。

百会穴受伤后,医者可点按其风府、脑户、申脉、五处四穴。

然后再服下方:

天竺黄6克白僵蚕9克石菖蒲6克麒麟竭4.5克蔓京子9克香白芷6克正川芎6克川牛膝9克川幕本6克川郁金9克炒桃仁9克青龙齿24克姜竹茹9克

四、耳门穴受伤

耳门穴是手少阳三焦经的腧穴。处于耳屏上切迹前,下颌骨髁状突后缘凹陷中。

耳门穴受伤轻则出现耳聋、耳鸣、头痛、眩晕的症状。严重时可出现昏迷不醒,甚至死亡的情况。

治疗方剂

灵磁石60克生鳖甲18克葱白4.5克石菖蒲7.5克建神曲10克红花9克生桃仁9克琥珀末9克川芎9克粉丹皮6克陈麦冬12克赤芍9克蔓京子9克

加减法:若严重出现昏迷不醒情况,本方去麦冬、丹皮、蔓京子,加麝香末0.3克、珍珠粉0.6克、三七粉3克、血竭粉2克。

五、中府穴受伤

中府穴是手太阴肺经的募穴,也是手、足太阴经的交会之穴。其部位在胸前壁外上方,胸前正中线旁开6寸,平第一肋间隙处。

中府穴受伤会出现气急、干咳、咳唾血丝、胸肋疼痛胀闷不舒、肩部活动受阻,动则牵引胸部疼痛,并可见到脘闷不舒、嗳气、食欲消减等症状。

治疗方法

先点按孔最、肩翻、天溪三穴。再服下方:

田三七6克川桂枝6克青、陈皮各6克炒枳壳9克乳、没炭各3克降真香6克佛手片6克生桃仁9克广橘络6克仿苏木7.5克活血藤12克川郁金9克

注:方中炒枳壳需用红花15克煎浓汁去渣,浓缩至十毫升后,将枳壳浸泡入内一小时,置微火上炒干。

六、肩髃穴受伤

肩髃穴属手太阴肺经的腧穴,并且是手阳明经与阳驕脉的交会穴。

在人体肩峰端的下缘,正当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三角肌上部的中央,在肩臂平举时,肩部出现前后两个凹陷窝,肩關穴即在前方的凹陷处中。

肩龋穴受伤会出现肩臂急挛疼痛、不能抬举,活动受到较大程度的牵制,颈部活动亦受到牵制,有时会出现上臂疫麻,甚至掌指之端都觉麻木,时见胸脊牵引作痛。

治疗方法:

重手法推压云门、臂儒、曲池、腧俞四穴。再用下方治疗:

紫丹参12克片姜黄9克刘寄奴12克桑寄生15克川羌活9克川红花9克桃红花9克三七粉6克威灵仙9克天花粉9克制马前0.6克

七、天鼎穴受伤

天鼎穴是手太阴肺经的腧穴。其部位在扶突穴直下一寸,胸锁乳突肌后缘。

天鼎穴受伤立刻会呈现气梗,甚至窒息的现象,稍缓则可见咽喉肿痛充血,不能言语等症状。

治疗方剂

蒲黄炭9克苦桔梗9克鲜槐实1

文档评论(0)

井中月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卫生专业技术资格师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5年10月02日上传了卫生专业技术资格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