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3T 970-2005 姬松茸栽培技术规程.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65.020.20

B39

DB23

黑龙江省地方标准

DB23/T970-2005

姬松茸栽培技术规程

2005-01-18发布2005-03-01实施

黑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I

DB23/T××××—×x××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栽培场地环境 1

5生产工艺流程 2

6栽培管理技术要求 2

7病虫害防治 3

8采收 4

I

DB23/T×××x—××××

前言

本标准由黑龙江省森林工业总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黑龙江省牡丹江林业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颜丽君、郑焕春、王存德、崔巍、颜华、刘学龙。

1

DB23/T××××—x×x×

姬松茸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姬松茸(AgaricusblazeiMurrill)栽培场地环境、生产工艺、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黑龙江省姬松茸栽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4285农药安全使用准则

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12728食用菌术语

GB/T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NY/T528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NY/T5010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

NY/T5099无公害食品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培养基

培养食用菌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3.2

主料

组成栽培基质的主要原料。如农作物秸秆、棉籽壳、木屑等。

3.3

辅料

组成培养基的辅助原料。如糠、麸、饼肥、大豆粉、玉米粉等。

3.4

培养料发酵

培养料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引起有机质的分解腐熟同时产生热量的过程。

3.5

翻堆

培养料在发酵期间,为了调解水分、温度和通气,达到均匀发酵的目的而进行有规律的翻动交换的过程。

4栽培场地环境

栽培场地要求清洁卫生,地势平坦,排灌方便,远离污染源。其大气、灌溉水、土壤质量应符合

2

DB23/T××××—××××

NY/T5010的规定要求。

5生产工艺流程

备料一→建堆一→发酵一→作床—→播种—→覆土一→养菌—→出菇管理—→采收

6栽培管理技术要求

6.1栽培季节

三月生产栽培种,四月下旬栽培料发酵,五月下旬播种,七月至九月栽培出菇。

6.2品种选择和菌种生产

6.2.1品种选择

选用出菇早、转潮快、抗性强、适合本地区栽培的优质高产品种。

6.2.2菌种生产

按NY/T528的规定要求生产菌种。

6.3栽培方式

发酵料栽培,菇棚宜采用畦栽或立体栽培。应用遮荫网或草帘遮荫,遮光度70%。

6.4栽培原料

主料、辅料应新鲜、不腐烂、不变质,安全技术要求应符合NY/T5099要求。

6.5培养料推荐配方

a)稻草60%、牛马粪29%、麦麸或米糠5%、尿素1%、硫酸铵0.5%、碳酸钙1%、石膏1%、石灰2.5%;

b)稻草40%、玉米秸20%、牛马粪29%、麦麸或米糠5%、尿素1%、磷酸二氢钾0.5%、碳酸钙1%、石膏1%、石灰2.5%;

c)稻草40%、豆秸20%、牛马粪29%、麦麸或米糠5%、尿素1%、磷酸二氢钾0.5%、碳酸钙1%、石斋1%、石灰2.5%;

d)麦秸60%、牛马粪29%、麦麸或米糠5%、尿素1%、硫酸铵0.5%、碳酸钙1%、石膏1%、石灰2.5%。

6.6堆制发酵

6.6.1堆制场所

选择离栽培场地近、地势平坦、排灌良好、通风向阳的地段。

6.6.2预湿

建堆前2d,将稻草、玉米秸铡成长30cm~40cm,用1%石灰水充分预湿透,堆成长方形堆,干牛、马、

猪、禽粪提前打碎,加适量水搅拌预湿,预湿培养料一般含水量以65%~70%为宜。

6.6.3建堆

在地面上将预湿的草料铺一层,厚度20cm,再铺一层牛马粪,厚度5cm~6cm,然后撒入辅料。调整水分含量,按一层草一层粪,堆成高1.5m、宽1.8m,长度不限的长方形。建堆时每隔1.5m用直径15cm圆形木棒打通气孔深至

文档评论(0)

与您共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我的文档主要集中的行业是石油化工和安全生产,从事石油化工行业并且取得了中级注册安全工程资格。精通炼油工艺方面的工艺、安全、设备。希望通过平台共享自己的知识和经验。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