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鉴赏试题集.docxVIP

2025年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鉴赏试题集.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年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鉴赏试题集

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

一、填空题

1.《静夜思》是____朝诗人____写的,诗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表达了诗人____之情。

2.《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选自乐府诗《____》,描绘了江南夏天____的景象。

3.《夜宿山寺》中“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运用了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诗人____的心情。

4.《望庐山瀑布》中“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描绘了庐山瀑布____、____的特点。

5.《赠汪伦》中“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表达了诗人对朋友____的感情。

二、简答题

1.阅读古诗《草》,请简要分析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悯农》(其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告诫我们什么道理?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3.诗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从哪些诗句可以看出?

4.分析《春晓》这首诗,看看它描绘了怎样的春天景象?诗人表达了怎样的心情?

5.比较《江雪》和《梅花》,这两首诗都描写了雪景(或梅花),但在意境上有什么不同?请简要说明。

试卷答案

--------------

一、填空题

1.唐李白思念家乡

*解析:考查古诗及作者基础知识。《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表达了诗人在异乡思念家乡的心情。“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千古名句,直接抒发了思乡之情。

2.西洲曲采莲的乐趣

*解析:考查古诗及出处、内容主旨知识。《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出自南朝乐府民歌《西洲曲》,这首诗描绘了江南地区夏天采莲时的欢乐景象和美丽景色。

3.夸张幻想

*解析:考查修辞手法及诗歌情感分析。“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极言楼高,写出了诗人对月亮的遥望和内心的无比向往,带有浪漫的幻想色彩。

4.美丽壮观

*解析:考查诗歌内容理解及景物特点分析。“日照香炉生紫烟”描绘了香炉峰在阳光照射下如紫烟缭绕的美丽景象;“遥看瀑布挂前川”描绘了远远望见瀑布像一条白练挂在山前,气势壮观的特点。

5.深厚真挚

*解析:考查诗歌情感理解。“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运用夸张的比喻,将无形的友情比作有形的深潭,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汪伦深厚真挚的感激和情谊。

二、简答题

1.这首诗通过描写草原上野草秋枯春荣、顽强生长的景象,赞扬了野草的生命力,也寄托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表达了对顽强的生命力的赞美之情。

*解析:分析诗歌情感需结合诗句内容。“一岁一枯荣”点明了野草的生命周期。“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全诗的核心,写出了野草虽经历严酷的冬天(野火)却依然顽强生存、春天再次茂盛的顽强生命力。诗人借咏草抒发对这种生命力的赞颂,也可能寄托了对自身经历或社会现象的感慨。

2.这首诗告诫我们要珍惜粮食,爱惜劳动成果。农民在烈日下辛勤劳动,才有了我们碗中的米饭。我们应当知道粮食的来之不易,吃饭时要爱惜,不能浪费。联系生活实际,我们在吃饭时不应随意丢弃食物,要节约粮食,尊重农民的劳动。

*解析:理解诗歌道理需结合社会背景和现实意义。“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描绘了农民劳作的艰辛。“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是反问句,深刻地揭示了粮食的来之不易,劝诫人们要珍惜每一粒粮食。结合生活实际,应引导学生反思日常饮食行为,培养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独自一人在外地做客,每逢美好的节日时,思念家乡和亲人的强烈情感。从“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两句可以直接看出诗人身处他乡,在重阳佳节倍感思念亲人。“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更是通过想象兄弟们登高望远、插茱萸时缺少诗人的情景,间接抒发了诗人深深的思念之情。

*解析:分析诗歌情感要抓住关键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直抒胸臆,点明了诗歌的主题——思乡。“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则通过描写想象中的场景,将思乡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答题时要结合诗句内容进行解释。

4.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早晨宁静、美好的景象:春雨绵绵,夜晚的花草被冲洗得清新可爱。诗人表达了喜爱春天、珍惜春光的喜悦心情。

*解析:分析诗歌描绘的景象和表达的心情要结合诗句进行。“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描绘了春天早晨宁静的景象和生机。“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描绘了春夜风雨过后花

文档评论(0)

xiangshang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高新区向上信息技术咨询中心
IP属地河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130101MA7B8T2M5C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