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5年X线技术在体检中的应用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X线产生的基本条件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A.电子源
B.高真空
C.阳极旋转
D.高速电子的产生
E.阳极靶面
答案:C
解析:X线产生的基本条件包括电子源、高真空、高速电子的产生和阳极靶面,阳极旋转不是基本条件。
2.关于X线的特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穿透性
B.荧光效应
C.感光效应
D.电离效应
E.折射效应
答案:E
解析:X线具有穿透性、荧光效应、感光效应、电离效应等特性,不包括折射效应。
3.在X线摄影中,X线的质主要取决于()
A.管电流
B.管电压
C.曝光时间
D.焦-片距
E.物-片距
答案:B
解析:管电压决定了X线的能量,即X线的质。管电流决定X线的量。
4.以下哪种组织对X线吸收剂量最大?()
A.骨骼
B.肌肉
C.脂肪
D.空气
E.软组织
答案:A
解析:骨骼含钙质多,对X线吸收剂量最大,空气吸收剂量最小。
5.关于X线防护原则,错误的是()
A.缩短照射时间
B.增大焦-物距
C.减少照射野
D.合理应用屏蔽防护
E.尽量用高电压
答案:E
解析:应尽量用低电压,高电压时X线穿透力强会增加对人体的照射范围等。
6.下列不属于X线摄影优点的是()
A.图像清晰
B.对比度好
C.可永久记录
D.操作简便
E.辐射剂量低
答案:E
解析:X线摄影辐射剂量相对较高,这不是其优点。
7.在X线体检中,常用的摄影位置不包括()
A.正位
B.侧位
C.斜位
D.切线位
E.轴位
答案:D
解析:切线位一般不常用于常规X线体检摄影位置。用于显示某些病变的边缘情况等特殊需求。
8.关于X线造影检查,说法正确的是()
A.直接引入法是将对比剂直接引入被检器官
B.间接引入法是通过口服对比剂后经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循环来显影
C.碘剂是常用的造影剂
D.以上都对
E.以上都不对
答案:D
解析:X线造影检查分为直接引入法和间接引入法,碘剂是常用造影剂,所以以上说法都正确。
9.胸部X线摄影时,焦-片距一般为()
A.75cm
B.100cm
C.150cm
D.200cm
E.250cm
答案:D
解析:胸部X线摄影焦-片距一般为180~200cm,这里选200cm较合适。
10.腹部X线摄影前准备,错误的是()
A.检查前禁食8小时
B.检查前清洁肠道
C.去除腹部金属物品
D.无需特殊准备
E.检查前排尿
答案:D
解析:腹部X线摄影必须进行上述准备,以减少伪影,利于观察。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
1.X线是由德国物理学家()发现的。
答案:伦琴
解析:1895年伦琴发现了X线。
2.X线的穿透性与X线的()有关。
答案:能量(管电压)
解析:管电压决定X线能量,进而影响穿透性。
3.人体组织对X线吸收按骨、肌肉、脂肪、空气的顺序而()。
答案:递减
解析:骨吸收最多,空气吸收最少。
4.X线摄影时,肢体厚度超过()cm应使用滤线器。
答案:15
解析:肢体较厚时,散射线增多,需用滤线器去除散射线。
5.静脉肾盂造影的对比剂引入途径是()。
答案:间接引入法
解析:通过静脉注入对比剂,经肾脏排泄到肾盂来显影。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X线摄影的基本原理。
答案:X线摄影利用了X线穿透人体不同组织后,其衰减程度不同,在胶片或探测器上形成不同程度感光或信号变化,从而形成黑白对比的影像。当X线穿过人体时,骨骼等高密度组织吸收较多X线,在胶片上显示为白色高密度影;肌肉、软组织等中等密度组织吸收中等量X线,显示为灰色影像;脂肪等低密度组织吸收较少X线,显示为浅灰色;空气等低密度物质几乎不吸收X线,显示为黑色。通过这种原理可以清晰显示人体内部结构形态。
解析:X线摄影基于X线穿透人体组织的特性,不同组织对X线吸收不同,在成像介质上记录这种差异形成影像,这是X线摄影成像的核心原理。
2.说明X线防护的目的和主要措施。
答案:目的:减少X线对人体的损害,保护受检者和工作人员的健康。主要措施:①时间防护:尽量缩短受照时间。②距离防护:增大与X线源的距离,距离增加,剂量平方反比减少。③屏蔽防护:在X线源与人体之间设置屏蔽物,如铅衣等,减少散射线和原发射线对人体的照射。④合理应用防护设施:如铅屏风、铅玻璃等。⑤严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T∕CIECCPA 046-2023 废SCR 脱硝催化剂循环利用技术规范.pdf
- 《烹饪工艺学》教学课件.ppt VIP
- 群落生态学基础生态学.pptx VIP
- 呼吸系统常见疾病及其药物治疗.pptx VIP
- 高三试卷: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docx VIP
- 砖瓦施工职业发展研究报告.pptx VIP
- 南京绿地广场紫峰大厦项目研究报告.ppt VIP
- G10-40SQF钢筋混凝土化粪池明细工程量.xlsx VIP
- 《GB/T 40595-2021并网电源一次调频技术规定及试验导则》.pdf
- 2023年CCAA注册审核员《产品认证基础》真题及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