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症骨髓腔输液临床操作规程.docxVIP

危重症骨髓腔输液临床操作规程.docx

本文档由用户AI专业辅助创建,并经网站质量审核通过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危重症骨髓腔输液临床操作规程

引言

在危重症患者的抢救过程中,迅速建立有效的血管通路是保障抢救成功的关键环节之一。当传统的静脉穿刺因患者循环衰竭、外周血管塌陷、严重烧伤或肥胖等原因变得极其困难或耗时过长时,骨髓腔(Intraosseous,IO)输液技术作为一项快速、安全且有效的替代途径,日益受到临床重视。骨髓腔内富含血管窦,其血液经中央静脉窦回流至体循环,能迅速达到与中心静脉相似的药物起效时间和生物利用度。本规程旨在规范骨髓腔输液技术的临床应用,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争取宝贵时间。

一、适应症与禁忌症

(一)适应症

1.心跳呼吸骤停患者,无法迅速建立外周静脉通路时。

2.严重休克、脓毒症等导致外周循环衰竭,外周静脉穿刺困难或失败(通常指3次尝试失败或90秒内未能成功建立)。

3.大面积烧伤、严重创伤(如多发性骨折、软组织广泛损伤)等导致外周静脉条件极差的患者。

4.某些中毒急救,需要快速给予解毒药物时。

5.其他特殊情况,如极端肥胖、外周静脉畸形等,经评估认为骨髓腔输液是最适宜的快速血管通路选择。

(二)禁忌症

1.绝对禁忌症:

*穿刺部位存在感染(如蜂窝织炎、骨髓炎)。

*穿刺部位骨骼开放性骨折。

*穿刺部位近期(通常指24-48小时内)已行骨髓腔穿刺并留置。

*确认的穿刺部位骨骼肿瘤。

2.相对禁忌症:

*严重骨质疏松或成骨不全患者,穿刺可能导致骨骼碎裂或无法固定。

*穿刺部位附近存在重要血管神经束,操作需格外谨慎。

*凝血功能障碍或严重血小板减少,需权衡出血风险与建立通路的紧迫性,操作后需密切观察有无出血或血肿。

*肢体缺血(如动脉栓塞、血管重建术后),避免在缺血肢体进行穿刺,以免加重缺血或影响肢体血运判断。

二、操作前准备

(一)人员准备

1.操作人员需熟悉骨髓腔穿刺的解剖部位、操作流程及并发症处理。建议经过专项培训并考核合格。

2.通常需要1-2名助手,协助准备物品、固定患者、连接输液装置等。

(二)患者准备

1.评估与沟通:快速评估患者病情,确认骨髓腔输液的必要性。如患者意识清醒,简要解释操作目的、过程及可能的不适,争取配合。对于意识不清或儿童患者,需向其家属说明情况(抢救时可延迟,但需在病情稳定后及时补沟通)。

2.体位摆放:根据选定的穿刺部位摆放舒适且便于操作的体位,并妥善固定,避免患者移动影响操作。

*胫骨近端:患者仰卧,穿刺侧下肢稍外旋,膝关节轻度屈曲,脚跟平放于床面。可在腘窝处垫一软枕以放松小腿肌肉。

*胫骨远端:患者仰卧,踝关节中立位或轻度跖屈,足平放于床面。

*股骨远端:患者仰卧,髋关节轻度屈曲并外旋,膝关节屈曲。

*肱骨近端:患者仰卧或半卧位,手臂自然放于体侧或轻度外展。

(三)物品准备

1.骨髓腔穿刺针:

*专用骨髓腔穿刺针(IO针):如手动触发式、弹簧加载式或电池驱动的动力驱动式IO针。这类针设计更符合骨髓腔穿刺特点,成功率高,操作便捷,推荐优先使用。根据患者年龄、体型选择合适型号的穿刺针。

*手动穿刺针:如带内芯的骨穿针(例如18G或更粗的骨髓穿刺针)、spinalneedle(腰椎穿刺针,需确认针尖斜面设计)。使用手动针时,对操作者技巧要求较高。

2.消毒用品:含碘消毒剂(如聚维酮碘、氯己定-酒精复合制剂)、无菌棉签或纱布。

3.局部麻醉药品:1%利多卡因(用于意识清醒或能感知疼痛的患者,进行皮肤及骨膜浸润麻醉)。

4.无菌物品:无菌手套、无菌洞巾或手术贴膜、无菌纱布、无菌注射器(5ml或10ml,用于回抽骨髓液和冲洗)。

5.固定装置:透明敷贴、弹性绷带(部分专用IO针有配套固定装置)。

6.输液装置:输液器、延长管、生理盐水(用于冲洗和确认通路通畅)、所需抢救药物及液体。

7.其他:止血带(有时用于标记或辅助固定)、污物盘、sharpscontainer(锐器盒)。

三、操作步骤

骨髓腔穿刺的常用部位包括胫骨近端、胫骨远端、股骨远端、肱骨近端等。以最常用的胫骨近端为例进行描述。

(一)定位

胫骨近端是成人和儿童均适用的首选部位之一,易于定位且远离重要结构。

*方法一:找到胫骨粗隆。在胫骨粗隆下方1-2横指(成人)或1横指(儿童)处,胫骨前内侧面,即胫骨嵴内侧与胫骨内侧面交界处的平坦区域。此处骨质相对较薄,骨髓腔较大,且皮下组织少,易于触及骨骼。

*方法二:从髌骨下缘向远端画一垂线,与胫骨内侧嵴相交点下方约1-2厘米处。

*定位后,可用手指按压标记,或用记号笔做一标记点。

(二)消毒与铺巾

1.操作者洗手或手消毒后,戴无菌手套。

2.以定位点为中心,用含碘消毒剂由内向外螺旋式消

文档评论(0)

怀念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多年经验老教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