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温庭筠《细雨》赏析与习题解析
一、诗作原文
《细雨》
【唐】温庭筠
凭轩望秋雨,凉入暑衣清。
极目鸟频没,片时云复轻。
沼萍开更敛,山叶动还鸣。
楚客秋江上,萧萧故国情。
二、字词注释
凭轩:倚靠在栏杆边,轩指栏杆或窗边的长廊,常作为文人观景抒情的标志性场景。
暑衣:夏季穿着的轻薄衣物,此处点明秋雨来得早,夏末秋初的凉意穿透衣物,暗合一场秋雨一场凉的物候特征。
极目:放眼远望,表现诗人眺望的视野之广,隐含寻觅与怅惘的心境。
鸟频没:鸟儿频繁地隐没在雨雾中,没字既写雨雾朦胧,又隐喻漂泊无依的处境。
片时云复轻:片刻之间,云层又变得轻薄,暗示秋雨时节天气多变,也象征心绪的飘忽不定。
沼萍:池塘中的浮萍,开更敛描写浮萍在雨中时而舒展时而聚拢的动态,暗喻愁绪的起伏。
山叶动还鸣:山间树叶在雨中颤动并发出声响,动写视觉,鸣写听觉,形成通感效果。
楚客:指客居楚地的游子,语出屈原《九章》羌灵魂之欲归兮,何须臾而忘反,温庭筠此处自指客居江陵的经历。
萧萧:既形容秋风秋雨的萧瑟声,又指内心的凄凉感受,一语双关。
故国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故国既指太原老家,也暗指逝去的繁华时代与理想抱负。
三、白话译文
倚靠栏杆眺望绵绵秋雨,
凉意渗入夏衣,带来沁人的清爽。
放眼远望,鸟儿频频隐没在雨雾中,
片刻之间,天上的云层又变得轻薄如纱。
池塘里的浮萍时而舒展时而聚拢,
山间的树叶在雨中颤动,发出沙沙的声响。
我这客居楚地的游子,伫立在秋日江头,
萧瑟的风雨声中,满是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四、作者简介
温庭筠(约812—866),字飞卿,太原祁县(今属山西)人,晚唐著名诗人、词人,被誉为花间词派鼻祖。他出身没落官宦之家,自幼才华横溢却屡试不第,一生困顿漂泊,曾任方城尉、国子监助教等微职。
温庭筠的文学创作以绮丽深情著称,与李商隐并称温李。他精通音律,善于捕捉自然景物与人物情感的微妙联系,尤其擅长通过细腻的意象描写传达深沉的愁绪。因长期漫游江南、荆楚等地,漂泊与乡愁成为其诗歌的重要主题。其诗风在富丽的辞藻下掩藏着失意的悲凉,这种秾丽中见苍凉的特质,在《细雨》中得到了完美体现。
五、写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懿宗咸通二年(861年)前后,当时温庭筠客居江陵(今湖北荆州),在荆南节度使萧邺幕府中担任从事一职。这一时期的温庭筠已年近五十,历经多次科举失利,又因性格孤傲得罪权贵,仕途彻底无望。
江陵作为楚地文化中心,既是屈原曾经行吟之地,也是晚唐文人南迁的重要节点。温庭筠在此期间写下多篇抒发漂泊之感的诗作,《细雨》便是其中的代表作。夏末秋初的一场细雨,触发了他对故乡的思念——此时他已离开太原多年,江南的烟雨虽美,却始终无法慰藉游子的心灵。诗中的楚客身份,既呼应了屈原的文化传统,也真实反映了他在幕府中寄人篱下的现实处境。
六、相关知识梳理
1.秋雨意象的情感谱系
时期
代表诗人
意象特征
情感内涵
盛唐
王维
空山新雨后
清新宁静
中唐
白居易
秋雨梧桐叶落时
孤寂惆怅
晚唐
温庭筠
凉入暑衣清
漂泊凄凉
晚唐
李商隐
秋阴不散霜飞晚
迷茫感伤
2.楚客文化符号的传承
诗人
诗句
情感基调
屈原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忧国忧民
孟浩然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壮志豪情
温庭筠
楚客秋江上,萧萧故国情
乡愁漂泊
李商隐
楚天长短黄昏雨,宋玉无愁亦自愁
失意迷茫
3.温庭筠山水诗的艺术特点
意象密集:短短四句诗中包含雨、衣、鸟、云、萍、叶等多个自然意象
通感运用:凉入暑衣清将触觉与视觉结合,强化感官体验
动静相济:鸟频没的动态与云复轻的静态形成对比
情景交融:自然景物描写始终暗合情感变化,为尾联抒情铺垫
七、诗歌赏析
1.意象系统:细雨中的生命律动
全诗以秋雨为核心意象,构建了一个细腻入微的感官世界。首联凭轩望秋雨,凉入暑衣清开篇点题,凉入二字堪称神来之笔——既写秋雨的物理特性,又暗示情感的寒凉,将自然现象与心理感受完美融合。夏末的暑衣与初秋的凉意形成时间上的张力,暗示季节更替与人生易逝的双重感慨。
颔联极目鸟频没,片时云复轻将视野拓展到远方,鸟儿在雨雾中频繁隐没,云彩在瞬间由浓转淡。这组意象不仅写出秋雨时节的朦胧景象,更隐喻着人生的漂泊不定——正如鸟儿找不到栖息之所,诗人也在幕府生涯中辗转无依。频没的重复感与片时的短暂性形成对照,强化了时光流逝的惆怅。
颈联沼萍开更敛,山叶动还鸣聚焦近景,池塘浮萍的开合与山间树叶的颤动,通过细微的动态描写展现秋雨的持续影响。浮萍开更敛的往复动作,恰似诗人起伏不定的乡愁;树叶动还鸣的声景结合,则将视觉的雨丝转化为听觉的秋声,形成通感效果。这两句对仗工整,开更敛与动还鸣的动作呼应,构建了自然生命与诗人情感的共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DB32_T 3715-2020 技术交易平台服务规范.docx
- T_CI 263-2024 水上装配式钢结构栈桥(平台)施工技术规程.docx VIP
- 职业技术学院《多轴加工技术》课程标准 数控技术专业.docx VIP
- 14X505-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图示.pdf VIP
- 《人大代表为人民》课件.pptx VIP
- JC-T 799-2007 装饰石膏板-建材行业标准.pdf VIP
- 2025军队文职考试考前30分【数学1】.pdf VIP
- 湖南省2026届高三九校联盟第一次联考英语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指南.pptx VIP
- NBSH_T 0162-2021 石油馏分中碱性氮含量的测定 颜色指示剂法.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