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管反流病基层诊疗指南(2025年).docxVIP

胃食管反流病基层诊疗指南(2025年).docx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胃食管反流病基层诊疗指南(2025年)

一、流行病学特征与危险因素识别

我国胃食管反流病(GERD)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成人患病率约为10%-15%,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北方地区高于南方,城市高于农村。发病高峰年龄为40-60岁,男性略多于女性。核心危险因素包括:①肥胖(BMI≥24者患病风险增加2-3倍);②腹内压增高(妊娠、便秘、腹水);③食管下括约肌(LES)功能障碍(一过性松弛频率增加或静息压降低);④饮食因素(高脂饮食、咖啡、巧克力、酒精、辛辣食物);⑤吸烟(尼古丁降低LES压力);⑥精神心理因素(焦虑、抑郁通过神经内分泌影响食管动力);⑦药物(钙通道阻滞剂、硝酸酯类、抗胆碱能药物)。基层医生需在首诊时系统采集患者生活习惯、用药史及心理状态,针对性进行危险因素干预。

二、临床表现与报警症状评估

(一)典型症状

1.烧心:胸骨后或剑突下烧灼感,多在餐后1小时出现,卧位、弯腰或腹压增高时加重,部分患者夜间症状明显(夜间酸突破)。

2.反流:胃内容物向咽部或口腔方向流动的感觉,可伴酸味或苦味(酸反流)或无明显酸味(非酸反流)。

(二)非典型症状

1.食管外症状:约30%患者以食管外症状首诊,需注意鉴别。

-呼吸道症状:慢性咳嗽(以夜间平卧位为主)、喉炎(声嘶、清嗓频繁)、哮喘(反流诱发支气管痉挛);

-口腔症状:牙蚀症(前牙舌面釉质缺损)、口臭;

-胸痛:需与心源性胸痛鉴别,特点为非心前区压榨感,与饮食/体位相关,无放射痛及心电图异常。

(三)报警症状(需警惕器质性疾病)

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转诊至上级医院:

-吞咽困难(进行性加重提示食管狭窄或肿瘤);

-持续性呕吐(排除妊娠后需考虑胃排空障碍或梗阻);

-体重下降(3个月内非刻意减重5%);

-呕血或黑便(提示上消化道出血);

-贫血(血红蛋白110g/L,提示慢性失血或肿瘤);

-胸骨后疼痛伴吞咽痛(警惕食管溃疡或感染)。

三、诊断流程与基层可行检查

(一)症状评估

采用GerdQ量表(GERD问卷)进行量化评估:

-内容包括烧心、反流、上腹痛、恶心、睡眠障碍5项,每项0-3分,总分≥8分提示GERD可能性大(敏感性78%,特异性75%)。

-需结合症状频率(每周≥2次)及严重程度(影响生活质量)综合判断。

(二)经验性治疗(PPI试验)

基层无胃镜条件时,对无报警症状的患者可行PPI试验:

-标准剂量PPI(如奥美拉唑20mg、雷贝拉唑10mg)每日1次,早餐前30分钟服用,疗程1-2周;

-症状缓解(评分降低≥50%)支持GERD诊断,可继续治疗;

-无缓解需考虑功能性烧心、食管高敏感或其他疾病(如胆胰疾病、心源性胸痛),建议转诊行24小时食管pH-阻抗监测或胃镜检查。

(三)基层可开展的辅助检查

1.血常规:筛查贫血(提示慢性出血);

2.粪便隐血试验:检测消化道隐性出血;

3.胃镜检查(基层有条件时):

-可明确是否存在反流性食管炎(LA分级:A-D级)、Barrett食管(柱状上皮化生)或食管裂孔疝;

-无食管炎表现但症状典型者诊断为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

四、治疗原则与分层管理

(一)生活方式干预(基础治疗)

1.饮食调整:

-避免触发食物:高脂(油炸食品、肥肉)、咖啡、巧克力、酒精、碳酸饮料、柑橘类水果、薄荷;

-规律进餐,避免过饱(每餐7-8分饱),睡前3小时禁食;

-增加膳食纤维(燕麦、全谷物),保持大便通畅(减少腹压增高)。

2.体位管理:

-睡眠时抬高床头15-20cm(避免仅垫高枕头),右侧卧位可减少反流;

-避免餐后立即平卧或弯腰(如拖地、搬重物)。

3.体重管理:BMI控制在18.5-23.9,腰围男性90cm、女性85cm(每减重5%,症状缓解率提高30%)。

4.戒烟限酒:吸烟患者戒烟后6个月LES压力可回升10%-15%;酒精每日摄入15g(约啤酒450ml或葡萄酒150ml)。

(二)药物治疗

1.抑酸治疗(核心药物):

-初始治疗:PPI为首选,标准剂量(如奥美拉唑20mgqd)早餐前30分钟服用,疗程4-8周(反流性食管炎需8周,NERD可4周);

-疗效不佳者:可调整为双倍剂量(bid)或换用另一种PPI(如埃索美拉唑抑酸效果更持久);

-维持治疗:症状反复者需长期维持,方案包括:

-按需治疗:症状出现时服用标准剂量PPI,连续使用不超过3天/周;

文档评论(0)

每一天都很美好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加油,继续努力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