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其一)4 教案 (中职专用)高教版语文基础模块上册.pdfVIP

归园田居(其一)4 教案 (中职专用)高教版语文基础模块上册.pdf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年完美版

《归园田居(其一)》

教学设想

诗歌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学生鉴赏诗歌的审美能力和探

究能力,这节课旨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学生、教师、文本间的

对话,来实现对田园诗的把握。理清由“归”字折射出的几个问题:从何而归

?为何而归?归向何处?归去如何?从而深入体会陶渊明归隐后怡然自得的心

境。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陶渊明其人及其文。

2.背诵《归园田居(其一)》。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反复诵读,师生共同把握诗人心情的转变。

2.通过对诗歌意象的解读把握作品的意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悟诗人的田园情怀,体会田园生活的情趣。

教学重点

通过诗中意象的分析体会诗人归隐田园的心境。

课前预习

1、反复诵读,同时解决难读的字词和注意朗读的节奏和感情。

羁鸟荫后檐暧暧墟吠

桑树颠樊笼守拙

2、根据注释及手头资料疏通课文,并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语境意义

少无适俗韵三十年暧暧守拙

3、“归园田居”这个标题能告诉我们哪些信息呢?题眼是哪个字?

明确:

课堂学习

一、品诗意(根据以下问题赏析全诗,找出原句)

以“归”字为核心解读诗歌

2025年完美版

2025年完美版

①为何而归?②从何而归?③归向何处?④归去如何?

1、为何而归?

2、从何而归?

3、归向何处?

4、归去如何?

二、品诗艺

总结本首诗的艺术手法。(补充:白描是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描画出鲜

明生动的形象。是与细节描写相对的一种表现手法。)

三、品诗情(可讨论,二选一)

1、有人认为,陶渊明辞官归隐,热爱朴素的田园生活,这是一种消极避世的态

度,请谈谈你的看法。

2、陶渊明的归隐,是否可行?在当今时代是否可以提倡?

四、作业

1、背诵、默写全诗。

2025年完美版

2025年完美版

2、请同学们认真想一想,描绘一副你喜欢的生活图景。

(运用所学的描写方式)

课后拓展

1、陶渊明思想的溯源:

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

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

庄子持竿不顾。也没有让这两位风尘仆仆的大夫太难堪。

他只问了两位衣着锦绣的大夫一个似乎毫不相关的问题:楚国水田里的乌

龟,它们是愿意到楚王那里,让楚王用精致的竹箱装着它,用丝绸的巾饰覆盖

它,珍藏在宗庙里,用死来换取“留骨而贵”呢,还是愿意拖着尾巴在泥水里

自由自在地活着?二位大夫此时倒很有一点正常人的心智,回答说:“宁愿拖着

尾巴在泥水中活着。”

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这是由超凡绝俗的大智慧中生长出来的清洁的精神,又由这种清洁的精神

滋养出拒绝诱惑的惊人内力……我仍很高兴能看到在中国古代文人中有这样一

个拒绝权势媒聘、坚决不合作的例子。是的,在一个文化屈从权势的传统中,

庄子是一棵孤独的树,是一棵孤独地在深夜看守心灵月亮的树。当我们大都在

黑夜里昧昧昏睡时,月亮为什么没有丢失?就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两棵在清风夜唳

的夜中独自看守月亮的树。

2、赏析山水田园诗

《山居秋瞑》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夜归鹿门山歌》孟浩然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唯有幽人夜来去。

3、相关素材积累

2025年完美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原创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AutoStudio专业II级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032134223000005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5年02月05日上传了AutoStudio专业II级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