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病变诊疗指南.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子宫内膜病变诊疗指南

子宫内膜病变是妇科常见疾病,主要包括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癌前病变)及子宫内膜癌等类型。其诊疗需结合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患者个体需求,制定规范化、个体化方案。

一、临床表现与评估要点

异常子宫出血(AUB)是最核心的症状,具体表现因病变类型而异:

-子宫内膜增生/息肉:多表现为经量增多(如周期规律但经期延长至7天以上、出血量较前增加1倍)、经间期出血(两次月经中间的点滴出血)或绝经后出血(绝经1年后的阴道流血)。部分患者可无明显症状,仅因超声检查发现内膜增厚或占位。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癌:出血模式更紊乱,可表现为持续不规则出血(如非经期出血持续超过2周)、绝经后出血(约90%的子宫内膜癌患者以此为首发症状),部分患者伴阴道排液(浆液性或血性,合并感染时呈脓性)、下腹隐痛(肿瘤浸润周围组织或压迫神经时出现)。

其他伴随症状需关注:肥胖(BMI≥28者风险增加3倍)、糖尿病(长期高血糖促进内膜增生)、不孕(约30%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合并不孕)、乳腺癌术后他莫昔芬用药史(增加内膜增生风险)及肿瘤家族史(如Lynch综合征相关结直肠癌、子宫内膜癌家族史)。

二、诊断流程与关键技术

(一)病史采集与体格检查

需系统收集月经史(初潮年龄、周期、经期、经量)、生育史(孕产次、流产史)、激素暴露史(避孕药、HRT、他莫昔芬使用时长)、合并症(高血压、糖尿病病程)及家族肿瘤史(一级亲属子宫内膜癌、结直肠癌发病年龄)。妇科检查重点触诊子宫大小(增大提示可能合并肌瘤或癌灶浸润)、宫颈形态(排除宫颈病变)及附件区包块(警惕卵巢转移)。

(二)影像学评估

1.经阴道超声(TVS):为首选初筛手段。绝经前女性月经周期第5-7天(卵泡期)测量内膜厚度更准确,正常≤10mm;绝经后女性内膜厚度≥5mm需进一步检查(特异性约96%)。超声需观察内膜回声(均匀/不均)、血流(是否丰富)及宫腔内占位(息肉表现为高回声团,有蒂;癌灶多为不均质回声,血流信号杂乱)。

2.宫腔镜检查:对超声提示内膜增厚(12mm)、回声不均或绝经后出血患者,建议行宫腔镜检查。其优势在于直接观察宫腔形态(如息肉位置、癌灶范围),定位活检(避免诊刮漏诊局灶性病变),诊断内膜病变的敏感度达94%-99%。检查时机:绝经前非出血期(月经干净3-7天),绝经后无特殊限制。

(三)病理诊断

1.内膜活检:是确诊金标准。对有异常出血且超声提示内膜异常者,需行内膜活检。

-诊刮:传统方法,分段诊刮(先刮宫颈管,再刮宫腔)可鉴别宫颈管与宫腔病变,适用于无宫腔镜条件时。

-宫腔镜下活检:定位准确,尤其对宫腔粘连、息肉周围或宫角部病变,可提高阳性率(较盲刮提高约30%)。

2.病理报告解读:需关注增生类型(单纯性/复杂性)、是否伴不典型增生(细胞核异型性、复层排列)及癌变(腺体背靠背、筛状结构)。不典型增生需与高分化腺癌鉴别,必要时行免疫组化(如p53、Ki-67)辅助诊断。

(四)分期与预后评估(针对子宫内膜癌)

采用FIGO2018手术-病理分期:

-I期:肿瘤局限子宫体(IA:≤1/2肌层浸润;IB:1/2肌层浸润)

-II期:宫颈间质浸润(不包括宫颈内膜腺体受累)

-III期:局部/区域转移(IIIa:浆膜层/附件;IIIb:阴道/宫旁;IIIc:盆腔/腹主动脉旁淋巴结)

-IV期:远处转移(IVa:膀胱/直肠黏膜;IVb:其他远处器官)

需结合病理类型(子宫内膜样癌占80%,预后较好;浆液性癌、透明细胞癌恶性程度高)、分级(G1:≤5%非鳞状或桑葚状实性生长;G2:6%-50%;G3:50%)及分子分型(POLE超突变型、MSI-H型、p53突变型、无特殊分子谱型)综合评估预后。

三、治疗策略

(一)子宫内膜增生(无不典型)

目标为逆转增生、预防进展。

-药物治疗:首选孕激素,通过拮抗雌激素作用抑制内膜增殖。

-口服方案:地屈孕酮10-20mg/d(月经周期第11-25天)或醋酸甲羟孕酮10-20mg/d(周期第5-25天),持续3-6个月。适用于有周期性出血需求者。

-宫内缓释系统(LNG-IUS):释放左炔诺孕酮20μg/d,局部高浓度孕激素作用于内膜,疗效优于口服(6个月逆转率约90%),且可减少全身副作用。适用于无生育需求、长期管理患者。

-随访:治疗3个月后复查宫腔镜+活检,确认逆转后每6-12个月超声监测内膜厚度(绝经前≤10mm,绝经后≤5mm)。

(二)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癌前病变)

-无生育需求者:推荐全子宫切除术(无需保留卵巢,除非年龄45岁且无高

文档评论(0)

欣欣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