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微生物学.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法国,化学家,路易斯·巴斯德(LouisPasteur,1822—1895)微生物学的奠基人巴斯德反驳自然发生说的三个实验空气乙醇、醚混合物棉纤维沉淀物检测第一个实验第30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二个实验加热营养液密封放置细菌检测无细菌检出自然发生说质疑:无机物自然变为生命有机体必须提供新鲜的空气第31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三个实验第32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科赫与疾病的病菌说最早人们认为疾病是由诸如超自然力、被称为瘴毒的毒气以及四种体液(血液、粘痰、黄胆汁、黑胆汁)之间的失调而引起的。AgostinoBassi(1773~1856)在1835年证明蚕病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首先提出微生物可引起疾病。1845年,M.J.Berkeley证明爱尔兰马铃薯枯萎病(PotatoBlightofIreland)是由真菌引起的。之后,巴斯德提出“蚕的微粒子病”是由原生动物寄生虫引起的。Lister受巴斯德关于微生物在发酵和腐败问题中研究的启发,提出了外科消毒术,消毒所使用的石炭酸可以杀死细菌,同样也可以阻止伤口感染,这一观点为微生物在疾病中的作用提供了间接的证据。第33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科赫与疾病的病菌说德国,乡村医生,科赫(RobertKoch,1843~1910)细菌学奠基人直接关系的证明来自于德国医生柯赫对炭疽菌的研究(1876年)第34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科赫法则1、病原微生物存在于患病动物中,而健康动物中没有;2、该微生物可在离开动物体外纯培养生长;3、当培养物接种易感动物时产生特定的疾病症状;4、该病原微生物可从患病的实验动物中重新分离到,且在实验室能够再次培养,最终具有与原始菌株相同的性状。第35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柯赫其他主要贡献:建立了纯培养技术(凝固剂和petridish)对结核杆菌的分离和观察,首创了抗酸菌染色的Ziehl-Nielsen染色法结核组织结核杆菌发现和分离了引起霍乱的微生物——霍乱弧菌,发现了在控制霍乱传播中水过滤的重要性,发表了第一张细菌的显微镜照片。第36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4发展时期(生物化学水平)德国人E.Buchner(1897年)用无细胞的酵母菌裂解液中的混合酶对葡萄糖进行了酒精发酵:酵母细胞石英砂研磨过滤滤液葡萄糖酵母细胞酒精、CO2巴斯德提出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他还发现了厌氧微生物。第37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工业微生物学第1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课程教学主要内容(共54学时):第1章绪论(2学时)第2章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与功能(10学时)第3章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与功能(4学时)第4章病毒(4学时)第5章微生物的营养与培养基(6学时)第6章微生物的代谢(4学时)第7章微生物的生长与控制(6学时)第8章微生物的遗传变异与育种(11学时)第9章微生物的生态(3学时)第10章微生物的分类与鉴定(2学时)第11章传染与免疫(2学时)第2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教材及教学参考书教材:路福平.微生物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主要参考书:沈萍.微生物学(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周德庆.微生物学教程(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诸葛健.微生物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沈萍,彭珍荣主译.微生物学(第5版)[M].北京:高教出版社,2003 PrescottL.M.etal.Microbiology,6thEd[M],WCBMcGraw-Hill,2006MadiganM.T.etal.BrocksBiologyofMicroorganism11thEd[M],2004第3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一章绪论一、微生物和微生物学的研究范畴二、学习微生物的目的三、微生物对工业生产的影响四、微生物学发展史、巴斯德和科赫对微生物学发

文档评论(0)

xiaozhuo202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