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肾内科慢性肾小球肾炎皮肤护理课件.pptxVIP

2025 肾内科慢性肾小球肾炎皮肤护理课件.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前言演讲人

目录01.前言07.健康教育:把“护理”变成“习惯”03.护理评估05.护理目标与措施02.病例介绍04.护理诊断06.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08.总结

2025肾内科慢性肾小球肾炎皮肤护理课件

01前言

前言站在肾内科病房的走廊里,望着护士站墙上那幅“守护肾脏,温暖生命”的标语,我总想起那些因慢性肾小球肾炎(CGN)备受煎熬的患者。他们大多面色苍白、眼睑或双下肢水肿,有的皮肤泛着不健康的蜡黄色,更有甚者,手臂或小腿上布满抓痕——这是皮肤瘙痒留下的痕迹。作为从业12年的肾内科护士,我深知:CGN患者的护理从不是单一维度的,除了监测肾功能、控制蛋白尿,皮肤护理往往是被忽视却至关重要的“隐形战场”。

慢性肾小球肾炎以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为基本临床表现,病情迁延,肾功能呈进行性减退。当血肌酐超过300μmol/L时,体内尿素氮、胍类等代谢废物无法正常排出,会随汗液在皮肤表面沉积,形成“尿素霜”;低白蛋白血症导致的严重水肿会使皮肤张力增加、弹性下降;长期使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则会削弱皮肤屏障功能……这些病理改变像一张无形的网,让患者的皮肤成为“多事之秋”——瘙痒、脱屑、压疮、感染,每一个问题都可能成为压垮患者生活质量的最后一根稻草。

前言今天,我想以临床真实案例为线索,和大家聊聊“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皮肤护理”。这不仅是技术活,更是“心”的工作——我们要护的,是患者脆弱的皮肤,更是他们被疾病折磨的尊严与希望。

02病例介绍

病例介绍上个月,我管床的48岁患者李女士,让我对CGN皮肤护理有了更深的体会。她是第三次住院了,既往有CGN病史8年,规律服用沙坦类药物控制血压,但近3个月自觉“全身皮肤越来越痒”,夜间尤甚,常抓得手臂渗血,水肿也从双下肢蔓延至腰背部。

入院时,她皱着眉头说:“护士,我这皮肤是不是没救了?晚上痒得根本睡不着,抓完又疼,现在连洗澡都怕碰水。”查体可见:BP158/96mmHg,双下肢呈凹陷性水肿(按压后3秒回弹),腰背部皮肤菲薄发亮,胫前皮肤有3处1cm×1cm抓痕,部分结痂;实验室检查:血肌酐420μmol/L(正常值53-106),血白蛋白28g/L(正常值35-55),尿素氮18mmol/L(正常值2.9-8.2)。

李女士的情况并非个例。她的皮肤问题,正是CGN患者的典型缩影:代谢废物蓄积引发瘙痒,低蛋白水肿削弱皮肤韧性,长期搔抓导致屏障破坏。要解决她的问题,必须从“评估-诊断-干预-教育”全链条入手。

03护理评估

护理评估面对李女士这样的患者,护理评估不能只看“皮肤表面”,要像剥洋葱一样层层深入。我们科有个“三维评估法”:生理-心理-社会,缺一不可。

生理评估:从“外”到“内”皮肤状态:用手电筒逐寸检查,重点看水肿部位(眼睑、腰骶、双下肢)、骨隆突处(骶尾、脚踝)、易摩擦处(腘窝、腹股沟)。李女士的腰背部皮肤张力高,轻压可见“指压痕”,胫前抓痕边缘发红,提示有感染风险;皮肤弹性差,用拇指和食指捏起手背皮肤,松开后3秒才恢复(正常≤2秒)。

实验室指标:血白蛋白<30g/L时,胶体渗透压降低,水肿会更顽固;血肌酐>400μmol/L时,尿素氮经汗腺排出增加,皮肤尿素结晶刺激感受器,瘙痒会加剧。李女士的指标正好“踩”在这两个临界点上。

用药史:她长期服用泼尼松(10mg/日),激素会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延缓伤口愈合;降压药中的钙通道阻滞剂(如氨氯地平)可能加重下肢水肿,间接影响皮肤。

心理与行为评估:藏在“抓挠”背后的真相和李女士聊了半小时,我发现她的“痒”不只是生理问题。她总说“痒起来像有蚂蚁爬,不抓就浑身难受”,但其实她的搔抓行为已形成“越抓越痒”的恶性循环——皮肤破损释放组胺,反而加剧瘙痒。此外,她因水肿不敢出门,长期失眠导致情绪焦虑,这种心理压力又会通过神经-内分泌轴加重瘙痒。

社会支持评估:家属是否“给力”?李女士的丈夫文化程度不高,总觉得“皮肤痒是小事”,甚至说“忍忍就过去了”。这导致她在家护理缺乏监督,比如洗澡水温过高(她习惯用45℃以上热水烫洗止痒)、自行涂抹“偏方药膏”(含激素成分,加重皮肤萎缩)。

04护理诊断

护理诊断基于评估结果,我为李女士制定了3个核心护理诊断,每个诊断都紧扣“皮肤”与“CGN病理”的关联:1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低蛋白水肿导致皮肤张力增加、长期搔抓有关2(依据:腰背部皮肤菲薄发亮,胫前有抓痕,血白蛋白28g/L)3舒适度改变:皮肤瘙痒与尿毒症毒素(尿素氮)沉积、组胺释放增加有关4(依据:患者主诉夜间瘙痒评分VAS8分/10分,影响睡眠)5知识缺乏(特定的):缺乏皮肤自我护理知识与未接受系统教育、家属支持不足有关6(依据:自行用热水烫洗、涂抹偏方药膏,家属忽视皮肤护理重要性)7

05护理目标与措施

护理目标与措施护理目标要“可量化、有时限”

文档评论(0)

sxgvvvvv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