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检测:第一单元第2课黄州快哉亭记精品教育.pdfVIP

2019秋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检测:第一单元第2课黄州快哉亭记精品教育.pdf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课黄州快哉亭记

一提起“三苏”,人们都会想到他们是文学家;一提起苏轼,人们就

会想到他是通才。其实,“三苏”都是通才、全才,父子三人不仅在文学史,

而且在政治史、思想史、史学史、艺术史上都有巨大的成就,崇高的地位,

只是苏轼的贡献更大,影响更深远而已。《宋史·苏辙传》说:“辙与兄进

退出处无不相同。”但世上没有什么“无不相同”的人和事,三苏父子的

性格、政治态度、学术思想及文学风格的差异都很大,苏辙政治主张的激

烈、学术思想的复杂都超过了苏轼。

(选自《光明日报》曾枣庄)

美春风过尽百花空,燕坐笙箫起灭中。

赏美文

苏轼和苏辙

父亲苏洵连同苏轼、苏辙两兄弟,世人尊称“三苏”。“二苏”的名

字很有意思,都与“车”有关,里面大有乾坤:“轼”是车上的前列扶手,

在车的最显眼处,最易惹祸;“辙”是车轮压出的痕迹,有功而不赏,有

第1页

难而不担。“知子莫如父”,苏洵深知两个儿子的脾气性格,“大苏”性

不忍事,每遇不平事,立刻“如蝇在口,吐之而快”,无意中得罪不少人,

就取名为“轼”,再取字“子瞻”,希望他做事能瞻前顾后,三思而后行。

对于沉静内敛的“小苏”,老苏取名为“辙”,再取字“子由”,希望他

能自由洒脱,大可不必担心福祸。在苏轼十二岁,苏辙八岁那年,苏老泉

作了一篇“名二子说”,颇见取名的良苦用心。

元丰二年,苏东坡因“乌台诗案”在湖州(浙江湖州)被捕。狱中,苏

轼想到此次难逃一劫,央求好心的狱卒将两首诗转交弟弟苏辙。其中一首

这样写道:“是处青山可埋骨,他时夜雨独伤神。与君世世为兄弟,又结

来生未了因。”苏辙读了这首近乎是交代后事的“绝命书”,声泪俱下,心

如刀绞。难道就这样与兄长永诀了?不,绝不能让哥哥不明不白地冤死,

绝不能让哥哥带着遗恨离开人间。苏辙要救哥哥。

苏辙几次上奏神宗皇帝,欲学汉代“缇萦救父”的典故,愿免一身官

职来赎兄罪,却被压下未报。于是,他四处奔走呼号,终于有人出来为苏

东坡说公道话了。苏东坡朝中的朋友范针镇、张方平上书皇上,说苏东坡

在文学上是旷世奇才,希望宽大;苏东坡的政敌王安石的弟弟王安礼也仗

义执言,对皇上说:“自古大度之君,不以言语罪人”,杀了苏东坡,“恐

后世人谓陛下不能容才”。最后还是深明大义的太皇太后要求:“放了苏东

坡!”苏轼免了死罪,贬谪黄州。接哥哥出狱时,苏辙特捂其口,以示三

第2页

缄其口。

古今中外的历史记载过许多父子反目、兄弟成仇、手足相残的故事,

那些血淋淋的争斗,惨烈、悲戚。幸好,历史还有温情的一面,有过一个

苏轼,还有一个苏辙,他们手足情深,无论何时都会给人温暖,给人希望。

(摘自茜茜奶奶的博客,有删改)

苏辙改对显才华

一天,苏轼带着年少的弟弟苏辙游巫山。山上一位老道听说神童苏轼

光临,便想当面考考他。老道出了个异字同音对:“无山得似巫山好。”

苏轼不假思索,立即对出下联:“何叶能如荷叶圆?”老道连连称好。

谁知,苏辙在一旁却说:“兄长的下联对得还不甚工稳,不如改一改。”

苏轼问:“怎么改?”苏辙便念道:“何水能如河水清?”

苏轼和老道一听,以“水”对“山”更工稳,齐声叫好。从此,苏辙

也远近闻名了。

(选自谷风冀雨的博客)

兄弟情深(节选)

苏辙说苏轼:“抚我则兄,诲我则师。”苏轼说苏辙:“岂独为吾弟,

要是贤友生。”

苏东坡从刘巨门下读书时,夏日在学舍与同窗称建用、杨尧咨、弟辙

做大雨联句。称建用曰,“庭松偃盖如醉”;杨尧咨曰,“夏雨新凉似秋”。

苏轼对曰:“有客高吟拥鼻”;最后苏

文档评论(0)

mn1212343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