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5年完美版
2025年完美版
山居秋暝
【学习目标】
1.了解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2.提高掌握由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鉴赏技巧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
1.深入理解诗作所表达的感情和主旨。
2.赏析本诗的艺术技巧。
【学习过程】
一、如何读懂诗歌:
1.明白表层意思
能翻译出大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景物
2.领会深层意思
写出了什么意境(形象、氛围)
表达了什么情感(情绪、心境)
反映了什么思想(态度、观点)
如何明白浅层意思?
1.填充内容:
主语、宾语、状语、过渡语等。
2.调整语序
主谓倒装、状语后置、宾语前置等。
3.整合句意
前后连缀,大体翻译为意思相对完整的句子。
如何领会深层意思?
1.联系信息,揣摩语言
题目、注释、诗人生平、典故;意象语言、情感语言、首尾句
2.再现情境,设身体验
通过联想和想象,再现诗歌情境,设身进入这一情境中去体验、感受其情感和意境。
3.筛选词语,确定内容
联系意境、情感、思想态度等相关主题词,确认诗歌的深层意思。
鉴赏
一读诗调——整体感悟,通过朗读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
二读诗情——窥斑见豹,抓住反映诗人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的词句
三读诗境——披文入情,分析诗歌的意象(物象+描写词语→景物特点→气氛)
四读诗意——(1)知人论世,联系作者生平、思想、时代和写作背景
——(2)身临其境,想象
五读诗趣——景物描写的角度﹑炼字炼句﹑情景关系﹑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立意构思等。
二、整体感知:
苏轼评价王维的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请赏析本诗的画面美。(本诗塑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
明确:山雨初霁,万物一新;初秋的傍晚,幽清明净。清泉淙淙、翠竹成林,月下青松、水中碧莲,是空山秋天恬静幽美的景象。作者通过塑造这样一种幽静深寂的意境,反映自己对安静淳朴生活的向往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
三、难点探究:
1.“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诗中明确写有浣女渔舟,诗人怎下笔说是“空山”呢?
明确:原来山中树木繁茂,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正所谓“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柴》)。又由于这里人迹罕至,“峡里谁知有人来,世中遥望空云山”(《桃源行》)。一般人自然不知山中有人来了。“空山”两字点出此处有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见。
2.最后一句中“王孙”指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王孙”意,文下注释中已经明确,学生可据此回答。诗人着力描绘的诗情画意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泉水、青松、翠竹、青莲正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其中人的无忧无虑的生活,正反映了诗人想过安静淳朴生活的理想,同时也从侧面反衬出他对污浊官场的厌恶。面对这个称心的世外桃源,诗人情不自禁地想留在山中,想归隐了。3.颈联按通常的说法应是“浣女归竹喧,渔舟下莲动”,这里诗人为什么先说“竹喧”“莲动”而后说“归浣女”“下渔舟”?
明确:①首先是为了押韵的需要,符合近体诗的格律要求。
②这样写更富有真情实感和诗情画意。诗人先写“竹喧”“莲动”,是因为浣女隐在竹林之中,渔舟被莲叶遮蔽,起初未见,等到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纷披,才发现浣女、莲舟。这样“竹喧”“莲动”置前,可以突出山间景物的神奇美妙,产生“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艺术效果,更添情趣。
小结——
山水田园诗的特点:
1.写作内容:
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
2.表现的主题:
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3.表现手法:
(1)多用白描和衬托,借景抒情
(2)其他写景手法:点面结合、虚实结合、远近结合、高低视角结合、绘形、绘声、绘色、比兴手法等
4.语言特点:
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
山水田园类诗歌的鉴赏:
一个关键:抓住景和情(意象和意境)
景:动静,视听,俯仰,远近
情:知人论世
高考真题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新晴野望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1)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
明确:分别是“明”和“出”,充分显示出雨后的“新晴”,诗人极目“野望”所见的景色:田野外河水上涨,在阳光照射下“白水”波光粼粼,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雨水冲洗后的群山,在太阳照耀下“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层次。
(2)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尾联写了农忙时节,农人全家在农田里忙于耕作的景象。作者这样写的好处是:再一次突出表现“新晴”这一诗题,因为“新晴”人才能看到农人们“倾家事南亩”的景象。给前面所绘的一幅表态画面平添无限生机,使整修画面活了起来。
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练习-2024届高考政治统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同步练习(含答案).docx
- 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基础试题(含答案)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docx
- 第19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学案.docx
- 第19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学案(含解析).Docx
- 第19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同步练习-(含答案)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
- 第19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同步练习(含答案)高一上册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
- 第19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同步练习(含答案) --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
- 第三单元虞美人_120 学案 (中职专用)高教版语文拓展模块.doc
- 第三单元虞美人_117 学案 (中职专用)高教版语文拓展模块.doc
- 第二单元饮马长城窟行_2 学案 (中职专用)高教版语文基础模块上册.docx
- 第三单元课文古代诗词诵读虞美人96 教案 (中职专用)高教版语文拓展模块.doc
- 第三单元课外古代诗词诵读咏怀古迹36教案 中职高教版语文基础模块下册.docx
- 第三单元课外古代诗词诵读归园田居(其一)11 教案 (中职专用)高教版语文基础模块上册.docx
- 第三单元课外古代诗词诵读归园田居(其一)11 教案 (中职专用)高教版语文基础模块上册.doc
- 第三单元归园田居_8 学案 (中职专用)高教版语文基础模块上册.doc
- 第三单元归园田居_7 学案 (中职专用)高教版语文基础模块上册.docx
- 第三单元归园田居(其一)_16 学案 (中职专用)高教版语文基础模块上册.doc
- 第三单元古代诗词诵读《凤栖梧》教学设计(表格式)高教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docx
- 第三单元凤栖梧_1 学案 (中职专用)高教版语文拓展模块.doc
- 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练习 (含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