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5NICE指南:12岁以下人群特应性湿疹诊疗(CG.57)儿童湿疹诊疗的权威指引
目录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疾病概述诊断标准阶梯治疗方案
目录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日常管理要点特殊人群管理指南实施与随访
疾病概述1.
特应性湿疹定义与核心特征特应性湿疹是一种以皮肤屏障功能障碍和免疫异常为特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疾病,典型表现为剧烈瘙痒、皮肤干燥和红斑性皮损。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约50%患者合并过敏性鼻炎或哮喘,形成特应性进行曲,提示存在Th2型免疫反应过度激活的病理基础。特应性三联征涉及FLG基因突变导致的角质层缺陷、丝聚蛋白减少、表皮pH值升高,以及IL-4/IL-13信号通路过度活化等复杂机制。病理生理机制
年龄相关分布特征婴儿期(2岁)以面部(特别是颊部)、头皮和四肢伸侧为主;儿童期(2-12岁)逐渐转为屈侧(肘窝、腘窝)和颈周分布。皮损形态演变婴儿期多表现为渗出性红斑和丘疹,儿童期逐渐发展为苔藓样变和色素沉着,伴明显抓痕和继发感染倾向。疾病严重度变化约60%婴儿期发病者在学龄期症状减轻,但皮肤干燥和易激惹状态可持续至青春期,部分转为慢性手部湿疹。婴幼儿与儿童期临床表现差异
婴幼儿高发特征显著:1~12月婴儿AD患病率高达30.48%,是1~7岁儿童(12.94%)的2.4倍,印证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的临床规律。城乡差异明显:2012年数据显示3~6岁儿童城市患病率(10.2%)较农村(4.6%)高出122%,反映环境因素对疾病发展的关键影响。十年间患病率激增:我国1~7岁儿童AD患病率从2002年2.78%升至2014年12.94%,增幅达365%,凸显疾病防控紧迫性。与发达国家差距缩小:当前我国儿童患病率(8.3%~12.94%)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10%~20%),提示疾病负担全球化趋势。流行病学数据与风险因素
诊断标准2.
瘙痒性皮肤病变所有患儿必须存在瘙痒症状,表现为反复抓挠行为,夜间加重可能影响睡眠质量,这是特应性湿疹区别于其他皮肤疾病的核心特征。婴幼儿期多累及面部(特别是颊部)和伸肌表面,儿童期逐渐转为屈侧受累(肘窝、腘窝),皮损呈对称性分布并伴有皮肤干燥、脱屑等表现。需确认患儿是否合并过敏性鼻炎/哮喘,或一级亲属存在特应性疾病史,该指标对2岁以上儿童诊断特异性达78%(依据2023年NICE循证数据)。典型皮损分布特应性个人/家族史核心临床诊断指标
多维评估差异:EASI专注医生客观评估,SCORAD整合患者主观感受,反映诊疗场景对评估维度的差异化需求。效率与精度平衡:IGA/PoEM适合快速筛查,EASI/SCORAD更适严谨研究,体现临床资源分配逻辑。儿童适用性:SCORAD特别标注2岁以下儿童体表算法,突显儿科诊疗的特殊性要求。动态监测价值:VAS和POEM便于长期症状追踪,符合慢性病管理需持续数据支持的特点。研究标准化需求:EASI严格分区加权计算,确保药物试验数据的可比性和科学性。评分方法评估维度适用场景评分范围优缺点EASI面积+严重程度(红斑/水肿/剥脱/苔藓)临床研究0-72分客观性强但操作复杂SCORAD面积+客观症状+主观感受成人和儿童0-103分全面但依赖患者反馈IGA整体皮损外观快速初筛0-4级简单但主观性强POEM患者自评症状频率居家监测0-28分便捷但低估客观变化VAS瘙痒程度症状追踪0-10cm直观但单一维度SCORAD/EASI严重度评估工具
鉴别诊断(接触性皮炎/银屑病)接触性皮炎鉴别要点:突发性发病、边界清晰的皮损形态(与接触物形状吻合)、镍/橡胶等过敏原斑贴试验阳性,且缺乏特应性家族史,组织病理可见海绵水肿伴CD4+淋巴细胞浸润。银屑病特征区分:典型银屑病皮损为界限清楚的红色斑块伴银白色鳞屑,Ausptiz征阳性,常累及头皮/脐部/臀裂,指甲可见顶针样凹陷,组织学显示Munro微脓肿和角化不全。脂溢性皮炎/疥疮排查:婴儿期需注意与头皮黄色油腻鳞屑的脂溢性皮炎鉴别,流行区患儿应检查指缝/腕部隧道样皮损以排除疥疮,必要时行皮肤镜或矿物油刮片检查。
阶梯治疗方案3.
润肤剂规范化使用每日至少使用2次无香精润肤剂(如含尿素或神经酰胺成分),每周用量250-500g,沐浴后3分钟内涂抹以锁住水分。对于亚裔儿童需选择渗透性更强的乳霜剂型。环境触发因素控制保持室内湿度40-60%,避免羊毛/化纤衣物直接接触皮肤,使用pH5.5无皂基清洁剂。尘螨过敏者需每周60℃高温清洗寝具。沐浴管理优化水温控制在32-37℃,时间不超过10分钟,可添加乳化软膏类浴油(非泡沫型),但2023指南不再常规推荐燕麦浴添加剂。基础治疗(保湿剂/避免诱发因素)
糖皮质激素分级使用面部/间擦部位选用弱效TCS(1%氢化可的松),躯干四肢中效TCS(0.1%糠酸莫米松),顽固皮损短期使用强效TCS(0.05%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