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课件.pptVIP

旅游资源课件.ppt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旅遊資源;第一節旅遊資源概述;李天元:凡是能造就對旅遊者具有吸引力環境的自然事物、文化事物、社會事物或其他任何客觀事物,都可構成旅遊資源。

王洪濱:凡是能激發旅遊者的旅遊動機並使其產生旅遊行動,能成為旅遊業所利用並產生一定經濟、社會及生態環境效益的人和自然、社會因素。

謝彥君:指客觀存在於一定地域空間並因其所具有的愉悅價值而使旅遊者為之嚮往的自然存在、歷史文化遺產或社會現象。;資源分類〉:凡能對旅遊者產生吸引力,可以為旅遊業開發利用,並可產生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各種事物和因素。

國外學者常使用“旅遊吸引物”——是一個永久性旅遊目的地,他的首要目標是提供公共娛樂或滿足人們興趣及教育的需要,而並不僅僅是一種零售市場或作為運動比賽、劇院表演及電影放映的場所。

旅遊資源的內涵

存在於旅遊目的地;

資源有吸引力;

直接用於欣賞、消遣

不同地方,資源構成不同

資源本體是一種先於旅遊而存在的物象;旅遊資源的特點

廣泛性和多樣性:人們動機和需求多元化、空間活動範圍擴大

吸引力的定向性:人們主觀效用和偏好決定

地域差異性:自然屬性和人文特點

組合性:資源複合體,山水、人文相依相存

易損性:開發、利用與保護矛盾性

多變性:因季節、時期、時代不同而變;旅遊資源的分類

按照不同標準可以進行不同劃分

資源客體的屬性——物質性和非物質性

資源的生成背景——天然賦存性與人工創造性

可持續利用——可再生和不可再生

旅遊活動的性質——觀賞型、運動型、休養型、娛樂型等

比較普遍的分類是從資源的成因和屬性——自然和人文兩大類

1992年國家旅遊局資源開發司與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共同制定《中國旅遊資源普查規範》中劃分2大類、6類和74種基本類型;現行由國家品質監督局2003年2月24日發佈《旅遊資源分類、調查與評價》中確定8大主類、31個亞類和155個基本類型。

A地文景觀——綜合自然旅遊地、沉積和構造、地質地貌過程形跡、自然變動遺跡、島礁

B水域風光——河段、天然湖泊與池沼、瀑布、泉、河口與海面、冰雪地

C景觀——樹木、草原與草地、花卉地、野生動物棲息地

D天象與氣候景觀——光現象、天氣與氣候現象

E遺址遺跡——史前人類活動場所、社會經濟文化活動遺址遺跡

F建築與設施——綜合人文旅遊地、單體活動場所、景觀建築與附屬建築、居住地與社區、歸葬地、交通建築、水工建築

G旅遊商品——地方旅遊商品

H人文活動——人事記錄、藝術、民間習俗、現代節慶

;第二節旅遊資源的開發與保護;建設和完善旅遊基礎設施與旅遊服務設施

基礎設施:一般公用事業設施(供水、排汙、供電、通信、道路系統等,還有機場、車站、碼頭等)滿足現代社會生活所需要的基本設施或條件(銀行、商店、醫院、治安管理機構等)

服務設施:飯店、旅遊服務中心、旅遊商店、某些娛樂場所等。

完善旅遊服務體系

商業性旅遊服務:旅行社導遊服務、翻譯服務、客運服務、食宿服務、購物服務等

非商業性的旅遊服務:旅遊諮詢服務、出入境服務以及當地居民為遊客提供的其他服務。

積極宣傳促銷,開拓客源市場

與旅遊地建設緊密結合起來。二者相輔相成。;旅遊資源的保護

旅遊資源保護的必要性

保護是合理開發和規劃的前提

資源得到永續利用、一種自然生態和人文和諧

旅遊資源被破壞的因素

自然因素(一是天災:如洪水、泥石流、火山、地震等;二是自然風化:風蝕、水浸、日曬雨淋等;三是生物原因造成的破壞,如鳥類、白蟻等)

人為因素(一是遊客的布等行為造成的破壞,如攀爬、刻畫、丟棄物等;二是當地人、開發上自己造成的,如濫砍伐、排放汙物、偷獵、圍捕等);旅遊資源的保護措施

以“防”為主,以“治”為輔,防治結合的原則,綜合運用法律、行政、經濟和技術等手段來加強保護和管理。

對自然作用所帶來的危害,主要採取必要的技術措施加以預防,如文物遺址類。

對旅遊者和開發建設者都應進行相應的監督。

應加強本地的旅遊規劃工作,充分估計環境容量飽和給旅遊資源造成的破壞性影響。

對重要的文物建築以及供遊人觀賞的珍稀動植物等,應架設隔離裝置,避免有人觸摸攀爬;

對違反規定者要予以制止,必要時給與懲罰甚至追究法律責任。

;第三節旅遊地與旅遊路線;旅遊地的規模和範圍

旅遊點:相對獨立的、可供人們遊覽、能滿足某種旅遊經歷的旅遊空間。它是旅遊區和旅遊線路的基礎,是提高旅遊產品品質的關鍵。如一峰、一石、一亭、一塔等

旅遊區:是由一定數量的旅遊點和一定品質的在相應的分佈範圍內足以供旅遊者停留一定時間的接待設施所構成的旅遊空間。

應有一個或一個以上的中心城市;存在一定數量的不同特色的旅遊點;與某一行政區劃相一致;如承德避暑山莊、九寨溝、太白山景區等。

旅遊區域的特點:地域完整性、擁有相當數量和品質的旅遊點與旅遊區、有一個或幾個交通樞紐、區域內外相互銜接。

旅遊線路:是旅

文档评论(0)

子不语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平安喜乐网络服务,专业制作各类课件,总结,范文等文档,在能力范围内尽量做到有求必应,感谢

认证主体菏泽喜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未知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71726MA7HJ4DL48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