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安下一片“恒心”:不走偏锋,不走捷径
走偏锋、走捷径,是传统士大夫中的一些人在仕途上躁竞表现的主要方式。
偏锋捷径之一,就是给皇帝上书言事。有的人读书一辈子,一直没有机会当官,又不甘心穷困潦倒、一辈子不能出人头地,等不及了,就直接给皇帝上书。这些上书的内容不外乎给皇帝提意见、指责大臣的错误、对国家大政提些建议,往往危言耸听,以求引起皇帝的注意,进而得到重用。
颜之推举了严助、朱买臣、吾丘寿王、主父偃等几个人的例子,说明这样的人即使一时得到皇帝的嘉奖,做了官受到提拔,但因为走的路子不正,不择手段,最终都没有好下场。
颜之推说的这几个人中,朱买臣大家比较熟悉,京剧有一出《马前泼水》的戏就是讲他的故事。说他四十多岁了还在会稽山中砍柴,一边挑柴,一边背书。老婆受不了了,叫他别背,他说,我五十岁就会富贵,现在都四十多了,你再等几年吧,我会报答你的。老婆越发生气了,说,你这个穷样子还想富贵?结果离他而去。没想到他后来因为上书给汉武帝,又受到同乡严助的推荐,终于当了官,还是家乡会稽的太守。京剧《马前泼水》是说朱买臣当官以后,老婆想复合,朱买臣在地上泼了一盆水,告诉老婆,泼水难收,复合是不可能的。结果老婆又羞又气又后悔,上吊自杀了。朱买臣后来官越做越大,竟然做到九卿之一,但最后还是被杀,没有落到好下场。因为他跟御史大夫张汤闹矛盾,向汉武帝揭发张汤的隐私,张汤自杀,武帝把朱买臣也杀了。
更典型的例子是主父偃,也是读了满肚诗书,始终没机会做官;后来上书给汉武帝,书中讲了九件事,其中有一件是谏阻汉武帝伐匈奴,得到汉武帝的欣赏,拜他为郎中,而且一年中四次升官,越做越大。他喜欢揭发别人的隐私,朝里的大臣都怕他,送他很多钱来塞他的口。有朋友劝他说,你这样做太过分了。他回答说,我从少年时代起就结发读书,四处游学,四五十岁了还是一介平民,父母不把我当儿子看待,连兄弟都不愿意接济我,跟我的人也一个个都跑了,我实在受够了!大丈夫活着的时候如果不能富贵,享受列鼎而食的待遇,那么就干脆死的时候受鼎烹的待遇吧(“且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即五鼎烹耳。”见《史记·本传》)。我日子不多了,所以只好倒行逆施。
主父偃的话很典型,非常生动地说出了一个无论如何都要出名,为了谋求富贵不择手段的古代读书人的心里话。
中国历史上的确有不少像朱买臣、主父偃这样的知识分子。颜之推不赞成这些人的做法,认为这不合乎圣人中庸的教导。《礼记·中庸篇》说:“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颜之推认为这些人就是“侥幸之徒”,不值得仿效。
偏锋捷径之二,就是走后门,特别是走“佞幸”(皇帝的宠臣)之门,靠行贿买官。颜之推讲到,北齐的末年,就有一些人走这条路子当了大官,一时威风凛凛,“车骑辉赫,荣兼九族”。颜之推没有指名,但是我们查查《北齐书》,就知道确有这样的人。《北齐书·后主纪》就说到北齐后主高恒在位的时候,“任陆令萱、和士开、高阿那肱、穆提婆、韩长鸾等宰制天下,陈德信、邓长颙、何洪珍参预机权。各引亲党,超居非次,官由财进,狱以贿成,其所以乱制害人,难以备载”;又说当时“赋敛日重,徭役日繁,人力既殚,帑藏空竭。乃赐诸佞幸卖官,或得郡两三,或得县六七,各分州郡,下逮乡官亦多降中旨”。颜之推说,这些买官的人“既以利得,必以利殆”,就是说靠“利”(送钱行贿)得到的东西,最后还是会败在“利”上。
其实,一个人想发达、想富贵,也无可厚非,但是在求发达、求富贵的过程中,也要守中庸之道,不能太躁竞,特别是不能不择手段,不能抄捷径走偏锋。颜之推的这些告诫,我觉得即使在今天也还是适用的。西方有一句谚语说:“阳光之下无新事。”我们只要翻开报纸的社会新闻版,几乎天天都可以找到类似颜之推讲过的例子,我就不多说了。.icon_sina,.icon_msn,.icon_fx{background-position:2px-1px}.icon_msn{background-position:-25px-1px;}.icon_fx{background-position:-240px-50px;}
分享到:
.corrTxt_01{border-top:1pxdashed#F0C8C8;margin-top:10px;}.corrTxt_01h3{font-weight:bold;padding:5px003px;line-height:25px;margin:0;}.corrTxt_01ul{padding:00018px;}.corrTxt_01ulli{font-size:14px;line-height:%;}.corrTxt_01a{text-decoration:none;}相关阅读:“零岁教育”打造聪明宝宝困惑:如何教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