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2分钟 听懂《黄帝内经》的智慧 施宣赫分享《素问・生气通天论》下.docxVIP

每天2分钟 听懂《黄帝内经》的智慧 施宣赫分享《素问・生气通天论》下.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每天2分钟听懂《黄帝内经》的智慧施宣赫分享《素问?生气通天论》下

《素问?生气通天论》解读:养阴以护阳——阴阳平衡的养生之道

《素问?生气通天论》在前两篇阐明“阳气为生命之本”“伤阳之害”后,最终落脚于“阴阳平衡”的核心养生观,指出“护阳需先养阴,阴阳调和才能长久健康”。以下以施宣赫老师的视角,拆解本章中“阴阳关系”与“平衡方法”的核心原文,用通俗解读帮你快速掌握养阴护阳的实操逻辑。

原文:“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阳不胜其阴,则五藏气争,九窍不通。”

这句话精准讲清了阴阳的“分工”与失衡危害:“阴”就像身体的“燃料库”,负责储存肾精、阴血等“物质基础”,同时为阳气提供能量;“阳”则是“防护盾”,守护体表、抵御风寒暑湿等外邪。

一旦失衡,问题立现:阴气不足时,阳气会“失控亢奋”,比如熬夜后烦躁失眠、血压升高,就是“阴管不住阳”;阳气不足时,阴气会“过度堆积”,像手脚冰凉、腹胀耳鸣,多是“阳管不住阴”。这说明养阳不能光补阳,得先让阴气充足;养阴也不能忽视护阳,不然阴气容易变成“寒湿”。

原文:“是以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

“圣人陈阴阳”的“陈”,其实就是“梳理调和”。圣人懂得让阴阳平衡,所以能做到筋脉通畅、骨髓结实、气血顺行,最终内外协调、不生病、感官灵敏。

对我们来说,“陈阴阳”不用复杂操作:作息跟着太阳走,白天活动、晚上休息,让阳气升发、阴气储存;饮食别太偏,少吃生冷伤阳,也别多吃辛辣耗阴;运动动静结合,白天散步助阳,晚上静坐养阴。这些日常习惯,其实都是在调和阴阳。

原文:“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这是《生气通天论》的“养生金句”,核心就三点:第一,阴阳调和的关键是“阳气稳固不浪费”,阳气不随便外泄,才能守住阴气;第二,阴阳失衡就像没秋天的春天、没夏天的冬天,违背规律肯定出问题;第三,阳气亢奋却不稳固,会把阴气耗光;只有阴气平和、阳气致密,精神才好;要是阴阳彻底分开,生命就危险了。

现在很多人总熬夜、压力大,看着精力足,其实是阳气“虚浮外泄”,早就把阴气耗伤了,所以会口干、脱发。这时候别瞎补阳,先规律作息让阳气“稳住”,再吃点滋阴的食物(比如银耳、枸杞),才能回到“阴平阳秘”的健康状态。

核心总结

《素问?生气通天论》全篇围绕“阳气”,最终落在“阴阳平衡”上:先讲阳气多重要,再讲哪些行为伤阳气,最后教我们怎么通过养阴护阳实现平衡。记住三个关键:阳气要“稳固不浪费”,养阴是护阳的基础,日常顺着规律调作息、控饮食、稳情绪,就能让阴阳调和,少生病。

下期预告

——《素问?金匮真言论》

解读:阴阳与四时五脏的对应规律

文档评论(0)

賢淡黄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