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春江花月夜》教学课件.pptxVIP

古诗词诵读《春江花月夜》教学课件.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

古往今来,人们遥望苍穹,总会生发出无尽的遐想。皎洁的月亮在众多诗人的笔下散发着夺目的光芒,寄托着别样的情感。

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春风第一花”

古今评说

日本汉学家:“中国古代只有两首好诗,一首是白居易的《长恨歌》,一首是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作者简介

张若虚(约660-约720),扬州(今属江苏)人,唐代诗人。张若虚生平事迹不详,唯知其曾任兖州兵曹。以“文词俊秀”而名显长安,开元初与贺知章、包融、张旭并称“吴中四士”。

其诗作语言清丽,富有跌宕起伏的音乐美感,诗境优美深邃。《全唐诗》中张若虚的诗作仅存两首,一首是五言排律《代答闺梦还》,写闺情,另一首就是千载传诵的抒情杰作《春江花月夜》。

文体知识

《春江花月夜》原为乐府旧题,属宫体诗。(指以南朝梁简文帝萧纲为太子时的东宫,以及陈后主、隋炀帝、唐太宗等几个宫廷为中心的诗歌。“宫体”既指一种描写宫廷生活的诗体,又指在宫廷所形成的一种诗风,始于简文帝萧纲。萧纲为太子时,常与文人墨客在东宫相互唱和。其内容多是宫廷生活及男女私情,形式上则追求词藻靡丽,时称“宫体”。后来也称艳情诗为宫体诗。)

张若虚却完全突破了宫体诗的藩篱,语言清新,叙写了民间游子思妇的离别相思之苦,面貌为之一新。千多年来为世人倾倒,诗人因此名垂后世。

写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虽已无具体文字资料可考,但根据诗歌内容可作如下推测:

作者创作此诗时,也许是宦游在外,也许是羁留异乡。在一个月朗风清、春暖花开的夜晚,作者漫步江边,仰望天边的一轮皎月,不禁感慨万千,诗兴大发,临江赋诗。从月升写到月落,以“春、江、花、月、夜”为背景,抒发孤舟游子的思乡之情和明月楼中思妇相思之苦,同时探索人生哲理与宇宙奥秘。

朗读正音

全诗四句一韵,凡九韵(九段),每一韵构成一小段。

滟滟

芳甸

纤尘

皎皎

青枫浦

扁舟子

裴回

捣衣砧

西斜

碣石

潇湘

yàn

diàn

xiàn

tīng

xiān

jiǎo

piān

zhēn

páihuái

xiá

jié

xiāoxiāng

潜跃

qián

滟滟

芳甸

纤尘

皎皎

青枫浦

扁舟子

裴回

捣衣砧

西斜

碣石

潇湘

潜跃

解题

文章标题包含了几种意象?哪个意象贯穿全诗,是全诗的纽带?

春:全诗的总背景、大的时间范畴。

夜:具体背景

“春”有4句、“江”有12句、“花”有2句、“月”有15句、“夜”有2句。

春、江、花、月、夜

本诗展现了它的哪几种状态?

提示:以月升月落的时间顺序为线索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月是诗之魂

梳理层次

全诗从月出写起到月落结束,可分为三大层次。

月下之景

1-8句

关于春、江、花、月、夜美景的描绘

景物美

月下之思

9-16句

由景引发的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思考

哲理美

月下之情

17-36句

抒写思妇游子的两地相望相思之情

情感美

赏析诗歌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滟(yàn)滟:水波荡漾闪光的样子。芳甸(diàn):花草茂盛的原野。

花林:繁花似锦的树林。

霰:天空中降落的白色不透明的小冰粒,雪珠。此处形容月光下春花晶莹洁白。

流霜:飞霜。比喻从空中洒落的月光。

汀(tīng):江边的沙洲。

【译文】: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闪耀千万里,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在闪烁。月色如霜,所以霜飞无从觉察。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看不分明。

诗中描写了哪些意象,营造了什么意境?表达什么情感?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意境:清幽静谧、朦胧恬静、空灵梦幻

春江

潮水

明月

春江

江流

芳甸

花林

流霜

白沙

情感:赞叹大自然的奇丽景色,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题型“分析意境”: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尽量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为什么用“生”不用“升”?

“升”仅仅是状态,“生”具有欣欣向荣

文档评论(0)

158****203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