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安徽省2025—2026学年10月高三名校阶段检测
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试卷分值: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案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所有答案均要答在答题卡上,否则无效。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一、阅读(72分)
(一)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文学景观指经过文人书写的景观,包括山水名胜等自然景观和楼台寺观等人造景观。文学景观研究有多个层面,历史层面主要考察文学景观的形成与变迁过程,文学层面着重揭示文学对形塑景观和传播景观的意义,文化层面侧重研究影响文学景观变迁的文化因素。而历史研究是基础,探讨景观的历史变迁离不开具体时空,历史时空除了流动的时间外,还包括文学景观的地理位置和空间形貌两个空间要素。
文学景观的地理位置可从点、线、面、群四个层面来考察。点指景观所在具体地点。如古黄鹤楼一直位于蛇山之西黄鹄矶头,上世纪80年代重建时后移至蛇山中腰。地点信息越详细,空间定位越准确。线指景观所处交通路线,景观处在僻陋之地还是交通要道,既关系着景观与文人相遇的频率,也影响着作家书写的内容甚至主题风格。例如鹳雀楼属于黄河景观,瓜洲古渡既属于长江景观也属于运河景观,玉门关和阳关属于丝路景观,剑门关属于蜀道景观。关注景观的交通信息,便于针对某些特殊路线开展文学景观的书写研究。面指景观所属古今行政区划,行政区划历时而变,记录景观所属的古今区划,便于共时性分析景观的地域分布、历时性考察景观的时代变迁。群指景观所处的景观群落,文学景观常与周边景观形成关系复杂的景群,例如岳阳楼、洞庭湖和君山是不可分割的整体,黄鹤楼与蛇山景观,与鹦鹉洲、晴川阁等形成景观群落等。标记景观所属景群和景观之间的层级关系,便于分析景观群落中景观之间的相互关系。
文学景观的空间形貌,既包含景观的自身形象,又涉及景观的周边环境。自然景观的地形地貌、形状姿态,人造景观的选址造型、规模结构,都属于景观的自身形象。如安徽天门山的山形水势是“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洞庭湖中的君山形象是“白银盘里一青螺”,宋代黄鹤楼的造型是高两层、十字脊歇山顶的群体建筑,清末黄鹤楼变为高三层、攒尖顶的单体直楼。景观并非孤立的观赏对象,而是与周边的环境融为一体,所以周围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也是景观形貌不可分割的部分。如“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是金陵凤凰台所见之景,“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是宣城北楼所观之容,独特的周边环境也是文学景观的鲜明标志。
时间是历史考察的基本线索,按照时间脉络梳理文学景观的形成、演变历程,方能清晰呈现景观变迁过程中的各类文化信息。文学景观的形成,须关注景观本身存在之始和景观文名形成之时这两个时间点。自然景观,形之天然,主要考察文人最早对景观的发现和书写,以及命名或改名,比如柳宗元笔下的“永州八景”,李白笔下的九华山、郎官湖。人文景观的始建与出名,有时相隔甚久,有时同步形成,前者如岳阳楼、黄鹤楼,后者如沧浪亭、醉翁亭。文学景观的演变,需要梳理两条线索,一是景观的历代沿革,侧重景观的物象延续,自然景观主要考察景观地理位置或空间形貌的变化,如黄州赤壁的远离江岸,长江三峡的猿啼不再;人造景观主要按时序考察建筑的兴废、移址和环境变化等。二是景观的历代书写,侧重景观的文脉传承,主要按时序梳理景观的书写史,以及文人书写景观的地点、年龄、身份、经历和作品的形式、内容等信息。文学景观的书写活动,并非都发生在景观现场,有的甚至是在景观毁圮之后。考察文学景观的演变,须综合考察景观的兴废沿革与书写历史,了解景观书写的背景,考量其沿革变化的频与偶、书写活动的密与疏,揭示景观变化的规律。
(节选自邵大为《文学景观历史时空的可视化呈现》)
材料二:
以诗词丰富旅游内涵、提升旅游价值,以旅游弘扬诗词文化、推动诗词传播。今天的诗词旅游既是文化传统的延续,也有着新的时代内涵和表现形式。
唐诗宋词里的江山胜迹,至今依然是中国人寄托情感、凝聚认同的精神依凭。近年来,与诗词相关的文旅融合新业态不断涌现。跟着诗词游历山水,寻访诗人足迹,体味诗心诗情,正日益受到人们欢迎。诗旅融合成为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新亮点,也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有益实践。
两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让安徽泾县的桃花潭景区引来无数游客;两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让甘肃敦煌的阳关遗址走红网络;河南巩义打造的“宋词园”,已成为宋词爱好者的打卡地,人们在移步换景间,感受着诗情画意……这些例证都体现出,诗词正在成为旅游业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1-2025学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三语文期中考试作文题目汇编.docx
- 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老子》四章同步习题含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登高》古诗鉴赏对比阅读训练含答案.docx
- 2025年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劝学》文言文对比阅读训练含答案.docx
- 2026年高考语文备考之成语典故及释义梳理辨析(含历年真题).docx
- 2026年高考语文备考之名篇名句默写12《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docx
- 2026年高考语文备考之语言文字运用“句式”考点全梳理.docx
- 2026年高考语文备考专题05:压缩语段(”三必须“)与扩展语句(”三步骤“)(导学案)(教师版).docx
- 2026年高考作文备考训练:心有所向,形随势转.docx
- 2026年高考作文备考训练之作文讲评:人们常用认可度来判别事物,区分高下.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