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5-26高一上·山东济南·期末)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注:《登高》作于唐大历二年(767),《登岳阳楼》作于唐大历三年(768)。
1.下列对《登高》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登高,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历来有登高的习俗,前四句为登高见闻。
B.前四句中共有六个意象,每一个意象都是秋天所特有的,所以倍觉凄凉。
C.“独登台”表明诗人于高处远眺,眼前景和心中情在此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
D.久客更易悲秋,多病独自登台,诗人的羁旅愁与孤独感犹如眼前的江水推排不尽。
2.下列对《登岳阳楼》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今昔对照,写早闻洞庭盛名,而今方得登楼赏景,抒发了夙愿得偿的欣喜之情。
B.颔联“坼”字化静为动,以割裂大地之势凸显洞庭湖的磅礴伟力,强化空间浩渺感。
C.颈联以“无一字”写亲朋离散,以“孤舟”状身世漂泊,悲怆和孤苦之情溢于言表
D.尾联“戎马关山北”以借代暗指战乱未平,将个人涕泪升华为家国忧思,余韵悠长。
3.下列对两首诗的比较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病”和“多病”都表明此刻的作者正经受着国难、家愁、身病等多重苦痛。
B.“亲朋无一字”与“万里悲秋常作客”都流露出作者对家乡和亲朋的思念之情。
C.“戎马关山北”表达作者为国出征的豪迈,完全不同于“艰难苦恨”之感。
D.无论是浩渺的洞庭水还是滚滚的长江水,这些壮观宏阔的画面都更显作者的孤独。
【答案】
1.B??2.A??3.C
【导语】
杜甫两首登临诗皆以壮景衬哀情,展现沉郁顿挫之风。《登岳阳楼》以洞庭浩渺反衬身世飘零,家国之忧凝于“涕泗”;《登高》则借萧瑟秋江,抒羁旅孤病之悲。宏阔意象与个体渺小形成张力,将乱世之痛、身世之悲推向极致,堪称“气象雄浑,骨力苍凉”的典范。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形象的能力。
B.“前四句中共有六个意象,每一个意象都是秋天所特有的”错误。前四句中共有“风”“天”“猿”“渚”“沙”“鸟”“落木”“长江”等八个意象,并非共有六个意象。而且“鸟”“长江”等意象并非秋天所特有的。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情感的能力。
A.“抒发了夙愿得偿的欣喜之情”错误。首联“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表面写夙愿得偿,但结合后文“老病有孤舟”“凭轩涕泗流”,可知诗人此时年老多病、漂泊孤寂,登楼非欣喜而是感慨身世,隐含悲凉。
故选A。
3.本题考查学生比较鉴赏诗歌评价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C.“表达作者为国出征的豪迈,完全不同于‘艰难苦恨’之感”错误。“戎马关山北”表达的是诗人对北方战事的忧虑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体现出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与“艰难苦恨”所表达的情感是一致的,都是诗人在经历了诸多苦难后,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沉感慨,但并非为国出征的豪迈之情。
故选C。
(25-26高一上·辽宁·阶段练习)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九日登高①
刘禹锡
世路山河险,君门烟雾深。
年年上高处,未省不伤心。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注】①刘禹锡,中唐诗人,因参与“永贞革新”失败,被权贵排挤,长期被贬至偏远地区。本诗创作于他长期被贬谪的人生阶段。
4.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诗以“未省不伤心”直抒胸臆,杜诗以“繁霜鬓”等细节含蓄传悲。
B.两首诗都通过萧瑟的秋景来烘托悲情,强化了登高所见引发的伤感基调。
C.刘诗中的“年年”和杜诗中的“常”都表现了诗人悲苦之情的长久持续。
D.两首诗均为近体诗,刘诗语言直白;杜诗语言凝练,体现沉郁顿挫风格。
5.两首诗各自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案】
4.B
5.①刘诗抒发仕途失意的伤感:“世路山河险”写人生道路艰险,“君门烟雾深”暗指朝廷黑暗难测,“年年上高处,未省不伤心”表达诗人长期不得志的孤独与哀愁。
②杜诗表达了多重悲愁:“万里悲秋常作客”写漂泊之苦,“百年多病独登台”抒孤寂与衰老之痛,“艰难苦恨”兼具家国艰难与个人潦倒之悲。
下列答案亦可:(1)刘诗答“既有对个人遭遇的伤感,又聚焦仕途挫败,以隐喻揭露政治黑暗,在重复登高中传递不灭的意志,愤懑中见倔强,暗含抗争”;(2)杜诗抒发身世飘零的孤寂感与生命悲慨,既有羁旅、孤病、衰老之痛,又有战乱动荡中家国无依的深广忧思,统摄个人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年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劝学》文言文对比阅读训练含答案.docx
- 2026年高考语文备考之成语典故及释义梳理辨析(含历年真题).docx
- 2026年高考语文备考之名篇名句默写12《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docx
- 2026年高考语文备考之语言文字运用“句式”考点全梳理.docx
- 2026年高考语文备考专题05:压缩语段(”三必须“)与扩展语句(”三步骤“)(导学案)(教师版).docx
- 2026年高考作文备考训练:心有所向,形随势转.docx
- 2026年高考作文备考训练之作文讲评:人们常用认可度来判别事物,区分高下.docx
- 2026年高考作文备考之10月人物素材汇总(一)含人物事迹、适用话题、作文设计与写作示范。.docx
- 2026年高考作文备考之关于“人物精神”素材仿写.docx
- 2026年上海市高考作文备考训练:一只站在树上的鸟,从来不会害怕树技断裂,.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