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厂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表.docxVIP

污水处理厂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表.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污水处理厂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表

厂区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价日期:年______月______日

评价人员:__________________

风险等级标准:重大风险(红)、较大风险(橙)、一般风险(黄)、低风险(蓝)

序号

作业区域/环节

危险源类别

危险源辨识内容

风险等级

风险评价依据

(可能性+后果)

控制措施

(工程技术+管理+个体防护)

责任部门/人

更新频次

1

格栅间/提升泵房

机械伤害

1.格栅机运转时,人员接触旋转部件(如链条、刀片)导致夹伤、割伤;2.水泵联轴器无防护罩,肢体卷入;3.设备维修时未断电,误启动伤人

一般风险(黄)

可能性:每月1次(设备日常运行);后果:轻伤(如手指夹伤),影响1人工作

1.工程技术:格栅机、水泵加装防护网/防护罩,设置急停按钮;2.管理:制定设备操作规程,维修时执行“断电挂牌”制度;3.个体防护:作业时佩戴防割手套、安全帽

运维部-设备组

每季度

2

格栅间/提升泵房

有限空间中毒窒息

1.格栅井、集水井内积聚硫化氢(H?S)、甲烷(CH?)等有毒有害气体;2.人员未检测气体直接下井作业,导致中毒或窒息;3.通风不良,气体浓度超标

重大风险(红)

可能性:每半年1次(清淤作业);后果:重伤或死亡(H?S浓度>10ppm即有毒性),影响1-2人

1.工程技术:安装气体检测报警器(H?S、CH?),联动通风设备;2.管理:有限空间作业执行“先检测、再通风、后作业”,配备监护人员;3.个体防护:携带便携式气体检测仪,佩戴正压式呼吸器

运维部-运行组

每月

3

生化反应池(曝气池)

溺水

1.反应池防护栏杆缺失或损坏,人员失足坠落;2.池边巡检时,地面湿滑导致滑倒跌入;3.清池作业时,人员未系安全绳坠入

较大风险(橙)

可能性:每季度1次(巡检/清池);后果:溺水重伤或死亡,影响1人

1.工程技术:反应池周边加装1.2m高防护栏杆,设置警示标识;2.管理:巡检时走指定通道,清池作业系双钩安全绳;3.个体防护:穿防滑鞋,携带救生圈(池边备用)

运维部-运行组

每季度

4

生化反应池(曝气池)

电气伤害

1.曝气风机电缆老化、破损,导致漏电;2.池边配电箱进水,短路引发触电;3.潮湿环境下操作电气设备,绝缘失效

一般风险(黄)

可能性:每月1次(设备运行);后果:轻伤(电击),影响1人工作

1.工程技术:使用防水型配电箱,电缆穿管保护;2.管理:定期检测电气设备绝缘性,雨天加强巡检;3.个体防护: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

运维部-电工组

每季度

5

污泥浓缩池/脱水机房

机械伤害

1.脱水机(如带式压滤机)滚筒运转,人员接触导致碾压伤;2.污泥输送带无防护,肢体卷入;3.清理滤布时,未停机导致手指夹伤

一般风险(黄)

可能性:每月2次(设备运行);后果:轻伤(如手臂碾压伤),影响1人工作

1.工程技术:脱水机、输送带加装防护栏和急停装置;2.管理:制定脱水机操作规程,清理时停机;3.个体防护:佩戴防砸手套、防护服

运维部-污泥组

每季度

6

污泥浓缩池/脱水机房

粉尘污染/呼吸道伤害

1.污泥脱水后堆放,产生粉尘(如干泥粉);2.污泥转运时,粉尘扩散,人员吸入导致呼吸道刺激;3.无除尘设备,长期接触引发职业病

一般风险(黄)

可能性:每日1次(污泥转运);后果:慢性呼吸道疾病(如支气管炎),影响多人

1.工程技术:安装喷雾降尘装置或布袋除尘器;2.管理:污泥密闭堆放,转运时覆盖防尘布;3.个体防护:佩戴防尘口罩(N95级)

运维部-污泥组

每月

7

加药间(PAC/PAM加药)

化学灼伤

1.PAC(聚合氯化铝)溶液泄漏,接触皮肤导致腐蚀;2.PAM(聚丙烯酰胺)粉末吸入鼻腔,或溶液入眼;3.加药管道破裂,化学液溅洒

一般风险(黄)

可能性:每季度1次(管道维护);后果:皮肤灼伤、眼损伤(轻伤),影响1人

1.工程技术:加药管道采用耐腐蚀材质(如UPVC),设置泄漏收集槽;2.管理:制定加药操作规程,储存区与作业区分隔;3.个体防护:穿防化服、戴护目镜、防腐蚀手套

运维部-运行组

每季度

8

配电室/控制室

电气火灾

1.配电柜过载、短路,引发火灾;2.电缆沟积水,导致电气设备短路;3.消防器材过期,无法灭火

较大风险(橙)

可能性:每半年1次(设备老化);后果:设备烧毁,厂区断电,影响生产

1.工程技术:配电柜加装过载保护装置,电缆沟做防水处理;2.管理:每月检测电气设备温度,定期更换消防器材(如干粉灭火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智慧的由来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本人从事文件及课件编写十几年,对培训管理和PPT课件有丰富的经验。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