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PAGE
PAGE4
小黄姜栽培技术
小黄姜,学名Zingiberoffcinale(Willd.)Rosc.。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茎入药。分布于亚热地区。中国主产四川和贵州两省,浙江、山东、湖北、广东、陕西等省也产。
株高50-80cm。根茎肥厚,横生并分枝,表面淡黄色,有芒香和辛辣味。叶片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穗状花序,花冠管黄绿色。形成药姜和菜姜两大品种。花姜产区称为黄丝或黄口姜,是干姜的来源,特点是淀粉多,纤维素少,断面色较黄,水分少,气味辛,外形拳卷叠迭,分枝多而节间密。
一、植物学特征
小黄姜根系不发达,入土浅,主要分布在30厘米左右的范围内。茎为肉质根状茎,腋芽不断分生可发生一、二、三……次,次生根茎,丛生密集成块状,一般苗数愈多,姜块愈大,产量愈高。地上茎是叶鞘抱合成的假茎,高50-80厘米,直立不分枝。叶披针形,具叶鞘,绿色,叶互生,排列两行。姜在热带能开花,花黄绿色或红色,很少结果,以根茎繁殖。
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一)温度和光照。姜喜温暖湿润的环境条件,不耐低温霜冻,16℃以上开始萌芽,幼苗生长适温20一25℃,茎叶生长适温25—28℃,15℃以下停上生长。喜弱光,不耐强光,在强光下,叶片容易枯萎,农谚有“小黄姜晒了剑(新叶)等于要了命”。对日照长短要求不严。在水城县本盘江流域低热河谷区域种植多年,生长适宜,产量也相对较高。
(二)土壤选择。选择肥沃疏松,富含有机质,排灌方便的壤土为好,喜微酸性的土壤。对水分要求严格,既不耐早也不耐窃,受早则茎叶枯萎,生长不良,高温高湿,排水不良易致病害。对三要素的要求,钾最多,氮次之,磷最少。
三、品种选择
根茎节多而密,姜块数多,双层或多层排列,代表品种有水城小黄姜,此外,还有云南玉溪、曲靖、文山黄姜等。
四、栽培技术
(一)栽培制度及季节:小黄姜可以净种,也可间套种,播种时间以3月上、中旬为宜,要高产种植时间不能迟于谷雨节(4月20日)。间套种可利用高杆搭架作物猕猴桃、豆架下种植,也可以在高杆作物行间间作,起到遮阴作用。
(二)选地,整地及施肥:姜忌连作,最好与水稻、葱蒜类及瓜、豆类作物轮作,并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壤土,姜畏强光,应选适当阴蔽的地方栽种。姜生长期长,产量高,需肥量大,每亩农家肥不少于3000千克,并施人硫酸钾20千克或复合肥30千克作底肥,以充分满足姜对营养的需求,厢面一般作成高厢。
(三)选种,播种:播种前要精选姜种,剔除霉变,腐烂,干瘪的病弱姜块。种姜要选择30—50克有1—2个壮芽的姜块为好,太大的姜块也可播种但需种量大,成本高,可以用刀切或用手擗开,但伤口应用草木灰或石灰消毒后再播。播种前最好用药剂浸种催芽,方法将种姜摊开晾晒1—2
消毒剂进行处理;小黄姜生长期,用上述药剂每亩20天左右田间灌药一次。方法是将药剂稀释成药液,灌到姜株基部。用药的连续性很关键,田间一旦出现病株,要彻底清除病株周围的土壤,并用药剂灌穴。
(6)施肥培土:田间操作时,要尽量小心,以免对小黄姜植株造成人为的机械伤口,防止病菌侵染,不要抠老姜。
(7)强田间管理:重视姜田排水,严格控制姜田灌水,一般采取人工浇灌,严禁大田浸灌;深沟高厢,雨后及时排除积水,因为姜瘟病主要是靠水传染的,所以要避免染病田块的水流入姜田。重施底肥,轻施、巧施追肥,避免过多施用氮素化肥,增施磷、钾肥及粗渣肥。发现中心病株后,立即拔除,连同窝中土壤,带出田外处理,并用鲜石灰对附近土壤消毒,同时用塑料薄膜覆盖,隔离病源。
(8)药剂防治:齐苗期每667m用78%姜瘟宁500倍液300kg灌窝。发病初期灌窝或喷雾,也可以用78%姜瘟宁300~500倍液,每隔5~7天喷一次,连喷2~3次,或用72%硫酸链霉素3000倍液、1000单位新植霉素3000倍液、90%三乙膦酸铝可溶性粉剂300倍液灌窝,可以有效地控制姜瘟病的为害。
2.叶枯病
症状:姜叶枯病属真菌性病害,主要为害叶片,病叶上初生黄褐色病斑,逐渐向整个叶片扩展,病部生出黑色小粒点,严重时,全叶变褐枯死。
防治:
(1)农业措施:应与禾本科或非茄科作物进行3年以上轮作;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
(2)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1∶1∶200波尔多液喷洒姜株,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
3.斑点病
症状:姜斑点病属真菌性病害,主要为害叶片,病斑黄白色,梭形或长圆形,长2~5mm,斑中部变薄,易破裂或穿孔。严重时病斑密布,全叶似星星点点,故又名白星病。
(1)农业措施:避免连作和偏施氮肥,注意增施磷钾肥和腐熟有机肥。
(2)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及时喷洒50%复方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悬架零件部开发.pdf VIP
- 建筑工程图集 L13S2给水工程_08.pdf VIP
- 汽车副车架总成技术条件.pptx VIP
-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演示文稿.ppt VIP
- 2025上半年中级软件水平考试《软件设计师(综合知识)》新版真题卷(含详细解析).docx VIP
- 整车集成设计指南(冷却系统布置).pptx VIP
- 销售人员必备贵州省黔西市兴仁县医疗机构分布明细.doc VIP
- 2025年新版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英语 四上Unit 4 Helping in the community单元整体教学设计.pdf VIP
- 销售人员必备贵州省黔西市卫生室医务室及诊所医疗机构明细.doc VIP
- 路基路面弯沉检测记录表.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