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西太平洋暖池海温准半年振荡年际变化特征与机制解析
一、绪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西太平洋暖池,这片位于热带西太平洋和东印度洋的区域,常年维持着28-30℃的高温,宛如一颗炽热的蓝色明珠镶嵌在地球的海洋版图之上。其水温比赤道东太平洋高出3-9℃,拥有全球海洋中最高的海表温度和最大的暖水体积,是全球海平面高度的加热中心和大气三大环流的辐散中心。西太平洋暖池就像地球气候系统的“引擎”,源源不断地为大气上升运动、对流降雨提供能量和水汽,对全球气候系统产生着深远影响。
ENSO循环作为热带太平洋大尺度海气相互作用的典型代表,其暖(ElNi?o)冷(LaNi?a)事件的发生、发展与西太平洋暖池紧密相连。西太平洋暖池次表层异常冷(暖)海温的变化及其沿赤道东传,是导致ENSO循环的重要机制。在ElNi?o事件期间,西太平洋暖池的海温分布会发生显著变化,暖水向东扩展,改变了热带太平洋的海温格局,进而影响全球大气环流和气候。1997-1998年的强ElNi?o事件,使得西太平洋暖池的海温异常升高,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气候异常,包括暴雨、干旱、飓风等极端天气事件频发。
西太平洋暖池海温的异常变化还会对亚太区域乃至全球的气候变化产生重要影响,成为导致重大自然灾害形成的关键因素。当西太平洋暖池海温升高时,会加强大气的对流活动,引发更多的降水,可能导致洪涝灾害的发生;而当海温降低时,则可能导致干旱的出现。在亚洲夏季风期间,西太平洋暖池海温的异常变化会影响季风的强度和路径,进而影响亚洲地区的降水分布和气温变化。
在众多的海温变化周期中,准半年振荡是西太平洋暖池海温变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时间尺度。这种准半年振荡的年际变化,对西太平洋暖池的热状态以及全球气候系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它不仅影响着暖池自身的能量平衡和热输送,还通过与其他时间尺度的海温变化相互作用,对全球气候产生复杂的影响。然而,目前对于西太平洋暖池海温准半年振荡的年际变化及其可能机制的研究还相对较少,这就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切入点。
研究西太平洋暖池海温准半年振荡的年际变化及其可能机制,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西太平洋暖池在全球气候系统中的作用,揭示海气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为气候预测和灾害预防提供更坚实的理论基础。通过对其年际变化规律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预测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提前做好应对措施,减少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热带太平洋大尺度海气相互作用研究的不断深入,西太平洋暖池因其与ENSO循环的密切联系,成为了海洋学和气象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中美海洋和气象学家联合开展的为期6年(1985-1990)的“热带西太平洋海气相互作用研究”,开启了对西太平洋暖池系统研究的新篇章。
国内外学者对于西太平洋暖池海温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海温的时空变化方面,研究表明西太平洋暖池海温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化特征。通过对1958-2004年SODA资料的分析发现,WPWP区域海温场在不同深度上呈现出不同的变化特征,表层海温异常变化振幅最小,次表层(120-170m)海温变化振幅最大,且在20世纪70年代末(1979年)存在明显的突变过程。利用卫星遥感数据和船舶观测数据,研究人员发现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热带西太平洋暖池区域温度呈现出明显的升高趋势,1998年的“超级厄尔尼诺事件”更是导致该区域温度急剧升高。
在西太平洋暖池与ENSO的关系研究中,信风张弛理论(Wyrtki,1975)、不稳定海洋波动理论(Philanderetal,1984)、延迟振子理论(Suarezetal1988;Neelin,1991)等经典理论不断发展,近年来提出的信号通道概念(陈锦年等,2002,2003)也得到了许多学者的认可。李崇银等(1999)指出WPWP次表层异常冷(暖)海温的变化及其沿赤道东传是导致ENSO循环的重要机制。
针对西太平洋暖池海温准半年振荡的研究也有一定进展。相关研究揭示了其在特定区域和深度的存在,但对于其年际变化特征的研究还不够系统全面。在其形成机制方面,虽然提出了一些可能的影响因素,如大气环流、海洋动力过程等,但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如何共同导致准半年振荡的年际变化,仍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当前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和待解决问题。在海温数据的精度和时空覆盖范围上,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以更准确地刻画西太平洋暖池海温的变化特征。对于海温准半年振荡的年际变化,其与其他时间尺度海温变化的相互关系以及对全球气候系统的综合影响,研究还不够深入。在机制研究方面,虽然提出了多种理论,但缺乏统一的、全面的理论框架来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单晶Al2O3_YAG共晶:制备工艺、微观组织与性能的关联性研究.docx
- 青钱柳叶片表型差异对总黄酮和多糖含量的影响研究.docx
- 产品工序质量控制技术及其在电机制造中的应用.docx
- 穴位电针对大鼠咀嚼肌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影响的实验探究.docx
- 基于树干液流的荷木水分利用特征及水力限制补偿机制探究.docx
- 多层螺旋CT视角下肺转移瘤表现规律与原发灶的相关性探究.docx
- 人脂肪干细胞局部移植对带真皮下血管网皮片移植成活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ocx
- 随机模糊变量特征函数性质的深度剖析与拓展研究.docx
- 新型含氮配位聚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和性质研究.docx
- C57BL6小鼠形觉剥夺性近视模型中巩膜与视网膜甲基化位点的精准筛选与解析.docx
- TGFBR3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Behcet病和VKH综合征的关联性探究.docx
- 干扰素 - gamma对鼠巨噬细胞自噬作用的影响:机制与功能探究.docx
- 心内膜定位导航系统中心腔模型的三维重建技术研究.docx
- 纤锌矿InxGa1-xN_GaN量子阱中界面声子对极化子能量的精细解析.docx
- 绵羊多胎性状关键microRNA的筛选鉴定与靶基因功能解析.docx
- Bi4Ti3O12陶瓷压电与导电性能的关联及优化策略研究.docx
- 基于数字化技术的双质量飞轮弧形弹簧设计与应用研究.docx
- 磁性核壳催化剂Fe3O4@SiO2_SB_Cu(Ⅱ)的构筑、性能探究与应用拓展.docx
- 地震作用下节理岩质边坡稳定性数值模拟:理论、方法与实践.docx
- 探月工程中X射线谱仪数据压缩系统的关键技术与实现.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