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金融监管协调的国际经验借鉴
引言
站在全球金融市场的交汇点上,我们常能看到这样的矛盾图景:一边是跨境资本像候鸟般在不同时区的市场间快速流动,一边是各国监管规则如篱笆般参差不齐;一边是金融科技企业将银行、保险、支付业务编织成复杂的服务网络,一边是传统分业监管体系像散落的拼图难以拼合。这种“市场无界、监管有墙”的困境,让金融监管协调成为全球监管者共同的课题。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中暴露出的“监管碎片化”教训,到近年来全球稳定币、跨境资管产品引发的监管争议,无数案例反复证明:在金融风险跨机构、跨市场、跨国界传导日益加剧的今天,监管协调能力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金融治理现代化水平的关键指标。本文将沿着“国家实践—区域探索—全球协作”的脉络,结合典型案例与制度变迁,梳理国际社会在监管协调中的经验与启示。
一、国家层面的监管协调:从“各自为战”到“系统集成”
(一)美国:危机倒逼下的“伞形+协调”模式
美国金融监管体系素以“多头分业”著称,美联储(FED)、货币监理署(OCC)、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等机构各管一摊。这种“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的模式在分业经营时代尚能运转,但20世纪90年代混业经营兴起后,监管空白与重叠问题逐渐暴露。最典型的例子是2008年金融危机前,美国国际集团(AIG)的信用违约互换(CDS)业务由州保险监管机构监管,而后者既无能力监测其对全球金融市场的系统性影响,也无法与联邦层面的银行、证券监管机构联动,最终AIG的崩塌成为危机扩散的重要推手。
痛定思痛,2010年《多德-弗兰克法案》创设了金融稳定监督委员会(FSOC),这一由财政部长牵头、包括美联储主席、SEC主席等10名有投票权成员和5名无投票权成员的机构,被赋予三大核心职能:一是识别系统性风险,重点关注影子银行、大型金融控股公司等“监管灰色地带”;二是建议监管措施,当某类金融活动存在监管不足时,可建议主监管机构加强监管,若被拒绝则直接指定美联储监管;三是协调监管分歧,比如曾介入SEC与CFTC关于掉期交易监管权的争议,推动双方达成数据共享协议。
FSOC的运作有两个值得关注的细节:其一,它不直接行使监管权,而是通过“软约束”推动协调——例如要求成员机构定期提交风险评估报告,未按时提交的机构会被公开点名;其二,建立了“非银行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认定”机制,将符合标准的保险集团、资管公司等纳入美联储的审慎监管范围,打破了“银行归银行、保险归保险”的传统边界。这种“伞形监管+协调平台”的模式,本质上是用一个“中央协调器”将分散的监管节点串联成网。
(二)英国:“双峰监管”下的“分工+协同”机制
英国的监管协调探索更具“渐进式改革”特征。20世纪80年代“大爆炸”金融改革后,英国曾尝试“大一统”监管模式,由金融服务管理局(FSA)统一负责银行、证券、保险监管,但2008年金融危机中北岩银行挤兑事件暴露了“重行为监管、轻审慎监管”的弊端——FSA过度关注消费者保护,却忽视了银行流动性风险的累积。
痛定思变,2013年英国构建了“双峰监管”框架:审慎监管局(PRA,隶属于英格兰银行)负责金融机构的个体稳健性,重点关注资本充足率、流动性等“生存能力”指标;金融行为监管局(FCA)负责市场行为监管,保护消费者权益,维护市场公平。看似“分”的背后,是更紧密的“合”:
首先,英格兰银行同时下设金融政策委员会(FPC),作为宏观审慎监管中枢,负责识别系统性风险并向PRA、FCA提出政策建议。例如在房地产市场过热时,FPC可建议PRA提高房贷机构的逆周期资本缓冲要求,同时建议FCA加强对“首付贷”产品的销售行为监管,形成“宏观—微观”的政策合力。
其次,PRA与FCA签署《合作备忘录》,明确在数据共享、联合检查、跨境监管等领域的协作流程。比如对大型综合金融集团,两家机构会组成联合检查组,PRA侧重检查集团层面的资本统筹是否合理,FCA则检查子公司销售理财时是否存在误导行为,检查报告共享并分别跟进整改。
这种模式的精妙之处在于:通过“目标分工”避免监管重叠(PRA的目标是“机构不倒闭”,FCA的目标是“市场不出乱”),又通过“中枢统筹”(FPC)和“制度约束”(合作备忘录)确保行动协同。正如英国央行前行长卡尼所言:“双峰不是两座孤岛,而是同一山脉的两个山峰,共享同一基岩。”
(三)日本:“行政主导”下的“跨部门联动”实践
日本的金融监管协调带有鲜明的“行政主导”色彩。在20世纪90年代泡沫经济崩溃后,日本先后成立金融厅(FSA)作为综合监管机构,但大藏省(现财务省)仍保留部分金融政策制定权,形成“金融厅主监管、财务省主政策”的格局。为解决两者的协调问题,日本建立了“金融政策会议”机制,由财务大臣、金融厅长官、日本银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年企业数字化战略师考试题库(附答案和详细解析)(1011).docx
- 2025年公益项目管理师考试题库(附答案和详细解析)(1015).docx
- 2025年国际风险管理师(PRM)考试题库(附答案和详细解析)(1010).docx
- 2025年土地估价师考试题库(附答案和详细解析)(1016).docx
- 2025年期货从业资格考试考试题库(附答案和详细解析)(1016).docx
- 2025年注册信息安全经理(CISM)考试题库(附答案和详细解析)(1015).docx
- 2025年注册水利水电工程师考试题库(附答案和详细解析)(1015).docx
- 2025年注册电力工程师考试题库(附答案和详细解析)(1011).docx
- 2025年注册策划师考试题库(附答案和详细解析)(1013).docx
- 2025年注册计量师考试题库(附答案和详细解析)(1011).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