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浙江省温州市2025年高一下语文期末经典模拟试题
考生请注意:
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生生美学”具有无穷生命力
曾繁仁
“生生美学”这一概念来自《周易》,所谓“生生之谓易”“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意即“生命的创生”,是我国古代哲思与艺术的核心所在。长期以来,许多哲学界与美学界的前辈学者就“生生”作了自己的探索。我国著名哲学家方东美明确将中国哲学精神概括为“生生”即“生命的创生”,而一切艺术均来源于体贴生命的伟大。这种阐释形成“生生美学”的雏形。“生生美学”是一种相异于西方古典认识论美学的中华民族自己的美学形态,独具特色与魅力。而且,体现这种“生生美学”的中国传统艺术如国画、书法、戏曲、琴艺与民间艺术至今仍具有无穷生命力,它们就存在于现实生活之中,因此这种“生生美学”也是鲜活的。。
“生生美学”是一种古典形态的“天人相和”的生态之美。过去,我们认为“天人相和”是前现代的产物,所以没有勇气说这就是中国的生态美学,只说是生态审美智慧。但事实告诉我们,中国长期的农业社会以及由此产生的“天人合一”文化形态,决定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生态观在中国具有原生性特点。这种原生性的生态文化,曾经极大地影响了现代西方学者生态观的形成。“天人相和”的生态之美不仅仅是一般的生态智慧,而是具有原生性并活在当代的生态理论。“天人相和”所构成的人与自然亲和的“中和之美”,与古希腊强调科学的、比例对称的“和谐之美”是不同的。所谓“天人相和”具有明显的“生命创生”的内涵,天地相交、风调雨顺、万物生长就是一种美的形态。
“生生美学”是一种“阴阳相生”的生命之美。“生生美学”是一种东方的生命之美。这种生命之美包含万物化生、宇宙变化等极为丰富的内涵,而且体现出“天地与我为一,万物与我并存”的理念,是一种古典的生态整体论与生态平等论。特别可贵的是,《周易》揭示了包括艺术创造在内的万事万物生长演化的规律,即“一阴一阳之谓道”。这不仅是万物生长之道,而且是艺术创造之道。中国艺术是一种虚实相生的生命艺术,形成特有的艺术生命体。阴阳之道还概括了艺术创造特有的规律,即凭借阴阳虚实的对比产生一种艺术生命力。例如,国画就是通过白与黑、浓与淡的对比形成一种艺术生命力。
“生生美学”还是一种“日新其德”的含蓄之美。“生生美学”作为一种含蓄的美,体现中国传统艺术的无限风光,是一种“言外之意”“象外之象”与“味外之旨”。诗歌之“意境”、绘画之“气韵”、山水园林之“写意”、书法之“神韵”等,说的都是中国传统艺术的含蓄之美,可以说是意味无穷。
“生生美学”化育于十几亿中国人的生活,蕴含在在让我们流连忘返的无数民间艺术之中,寄托着我们绵绵的乡愁与无尽的情思,需要我们好好体悟、好好研究。
(选自2017年10月20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生生美学”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生生美学”中的“生生”一词出自《周易》,而“生命的创生”这一具体理解,是由著名哲学家方东美最先提出的。
B.“一切艺术均来源于体现生命的伟大”,这一观点系统地阐释了“生生美学”的本质思想,直指我国古代艺术的核心。
C.中国传统艺术如国画、书法、戏曲、琴艺与民间艺术等,都体现了“生生美学”精神,一直具有无穷的生命力。
D.“生生美学”强调人与自然相和的“中和之美”,形式上虽与古希腊的“和谐之美”有所不同,但在本质上却并无差别。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二段通过对“天人相和”的认知过程、特点及内涵的分析,说明了“天人相和”的生态观影响了古希腊“和谐之美”生态观的形成。
B.文章第三段论证了“生生美学”呈现出“阴阳相生”的生命之美,既揭示了世间万物生长的规律,也揭示了艺术创造的规律。
C.文章第四段列举例子,论证了“生生美学”具有意味无穷的含蓄之美,这在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中有所体现。
D.文章对“生生美学”的起源、发展和特点进行了梳理,以此证明其作为原生性的中国美学,始终鲜活地存在于现实生活中。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生生美学”作为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美学形态,彰显生命之美,崇尚人与自然的相亲相和,反对单纯表现自然之美。
B.在“生生美学”理论的构建过程中,我们曾经一度缺乏必要的自信,只能以“审美智慧”来定义,而不敢称其为中国的美学理论。
C.“瑞雪兆丰年”是中国年画中常见的题材,表现的是寒凝大地、雪孕万物的美的形态,蕴含着“天人合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湖南信息学院《机器学习双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doc
- 江苏旅游职业学院《软件工程》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doc
- 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平面广告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doc
- 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特种加工》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doc
- 白银希望职业技术学院《机电设备评估》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doc
- 华中师范大学《计算机软件课程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doc
- 2025届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语文高一第二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doc
- 2025年江苏省宿迁市市级名校中考第一次模拟语文试题含解析含解析.doc
- 2024-2025学年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三次四校联考生物试题试卷含解析.doc
- 2024-2025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长铁一中重点中学初三下学期自主练习数学试题含解析.doc
- 广东汕头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数字音频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doc
- 2025届郑州市金水区初三(承智班)上-期中考试英语试题试卷含答案.doc
- 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食品工艺学实验B》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doc
- 西南医科大学《工业技术经济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doc
- 江苏省常州市二十四中学2025届中考模拟金典卷生物试题(一)试题含解析.doc
- 湖南科技职业学院《分子模拟与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doc
- 青海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电力专业俄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doc
- 西北大学《数值分析课程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doc
- 华东理工大学《商务英语听说(英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doc
- 廊坊卫生职业学院《可信计算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doc
最近下载
- ISO45001-2018职业健康安全体系过程关系与目标清单.pdf VIP
- 泰安市不动产登记业务技能竞赛理论考试题库(多选251-294 ).docx VIP
- 泰安市不动产登记业务技能竞赛理论考试题库(多选201-250 ).docx VIP
- 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诊断治疗专家共识2020版.pptx VIP
- 华中数控HSV-160B说明书.pdf VIP
- 泰安市不动产登记业务技能竞赛理论考试题库(多选151-200 ).docx VIP
- 泰安市不动产登记业务技能竞赛理论考试题库(多选101-150 ).docx VIP
- (2025)公安辅警招聘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docx VIP
- 泰安市不动产登记业务技能竞赛理论考试题库(多选51-100 ).docx VIP
- 2025年自考专业(学前教育)学前教育研究方法考试模拟题及答案1.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