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目录壹探究新知-东汉建立与光武中兴贰探究新知-东汉中后期的政局动荡叁探究新知-黄巾起义
壹学习目标专题内容
学习目标【唯物史观】通过分析东汉建立、光武中兴及黄巾起义的社会背景,拥有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阶级矛盾角度理解历史发展动因的能力。【时空观念】通过梳理东汉从统一到政局动荡的时间脉络和地理分布,拥有在具体时空框架下定位重大历史事件的能力。【史料实证】通过解读《后汉书》记载、画像石拓片及陶水亭等图文资料,拥有运用多种类型史料印证历史现象的初步能力。【历史解释】通过比较光武中兴与外戚宦官专权的治乱交替,拥有综合政治、经济、社会因素解释东汉兴衰变化的逻辑表达能力。【家国情怀】通过认识光武帝恢复民生与农民起义反映的民本思想,拥有体会“得民心者得天下”的历史价值观。
贰课堂导入专题内容
▲东汉宅院画像砖(出土于四川)这座画像砖描绘的不仅是东汉豪强的庭院深锁,更隐藏着一个王朝兴衰的秘密。据《后汉书》记载:“豪右并兼,吏治凋敝”,地方豪强势力日益膨胀,掌控土地与人口,深刻影响中央政权。这幅画面让你想到什么?为何这些地方豪强会成为东汉建立的关键力量,却又最终动摇了王朝的根基?课堂导入
叁探究新知-东汉建立与光武中兴专题内容
东汉建立与“光武中兴”西汉灭亡与王莽改制材料1:“王莽篡汉,改国号为新,行复古之政,更名田曰王田,奴婢曰私属,皆不得买卖。”——《汉书·王莽传》材料2:“莽性躁扰,不能无为,每有所兴造,必欲依古得经文。”——《资治通鉴·汉纪二十九》问题:1.材料中提到王莽“行复古之政”“依古得经文”,这说明他的改革有什么特点?2.王莽的改革为什么没有稳定社会,反而导致农民起义?
东汉建立与“光武中兴”总结知识点:西汉后期皇帝年幼或不理朝政,外戚势力膨胀,王莽趁机夺权,建立“新”朝。王莽改革模仿周礼,推行“王田制”等复古政策,脱离现实,加重百姓负担。改革失败加剧社会动荡,引发绿林、赤眉等大规模农民起义。刘秀以“复汉”为旗号起兵,逐渐壮大势力,成为推翻王莽的重要力量。
东汉建立与统一战争材料1:“刘秀起南阳,兵不过数千,马不过百匹,而能破王莽百万之师,终成帝业。”——《后汉书·光武帝纪》材料2:“秀为人谨厚,多谋略,每战必先,身披甲胄,亲冒矢石。”——《资治通鉴·汉纪三十》问题:1.材料中提到刘秀“兵不过数千”却能打败王莽大军,这说明刘秀有哪些优势?2.刘秀称帝后为何还要继续征战十余年?
东汉建立与统一战争总结知识点:刘秀出身西汉宗室,起兵后以“复汉”为号召,赢得民心。刘秀善于用人、作战勇猛,逐步击败王莽主力,建立东汉。称帝后,刘秀继续征战十余年,消灭各地割据势力,完成国家统一。东汉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刘秀即为“光武帝”。
材料1:“诏曰:‘民有不能自存者,官为廪给;奴婢多者,听其自去。’”——《后汉书·光武帝纪》材料2:“减郡县,省吏员,务清静以安民。”——《资治通鉴·汉纪三十一》图片展示:图注:光武帝(公元前5—公元57)问题:1.光武帝为何要释放奴婢、减轻田租?这些措施对社会有何影响?2.合并郡县、裁减官员的目的是什么?这体现了光武帝怎样的治国理念?光武帝的统治措施
光武帝的统治措施总结知识点:光武帝采取多项措施恢复社会秩序:释放奴婢、减轻田租、减轻刑罚、赦免囚犯。精简地方机构,合并郡县,裁减冗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治贪官。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稳定边疆。这些措施稳定了社会秩序,促进了经济恢复,史称“光武中兴”。
材料1:“人无徭役,岁比登稔,百姓殷富,粟斛三十,牛羊被野。”——《后汉书·明帝纪》材料2:“王景治河,导河入海,使千里之地复为良田。”——《后汉书·王景传》图片展示:图注:东汉牛耕画像石拓片(局部)问题:1.材料中提到“人无徭役”“百姓殷富”,这说明东汉初期社会状况如何?2.图片中展示的耕作方式有何特点?它对农业生产有何意义?东汉社会经济的发展
东汉社会经济的发展总结知识点:东汉时期农业技术进步,推广“二牛一人一犁”的耕作方式,提高生产效率。王景治理黄河,使大片土地恢复耕种,促进农业发展。手工业方面,冶铁技术进步,发明水排鼓风冶铁;青瓷烧制技术成熟,瓷器质量提高。社会经济恢复发展,人口增加,百姓生活安定,出现“光武中兴”的繁荣局面。
肆探究新知-东汉中后期的政局动荡专题内容
材料1:《后汉书·梁冀传》载:“冀一门前后七封侯,三皇后,六贵人,二大将军……其余卿、将、尹、校五十七人。府舍壮丽,僭类宫省。”材料2:《资治通鉴·汉纪四十五》记载:“帝少聪慧,尝朝群臣,目冀曰:‘此跋扈将军也。’冀闻之,心恶焉。是月,食中毒而崩。”东汉车马出行壁画(局部)这是河北安平一座东汉墓葬的壁画。壁画中有车辆、骑马随从等,展现了东汉高级官员出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