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空间应急供电照明施工方案.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地下空间应急供电照明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1.1项目基本信息本项目为XX市地下综合管廊应急供电照明系统改造工程,建设地点位于XX区主干道下方,管廊总长3.2公里,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单位为XX市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为XX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监理单位为XX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施工单位为XX机电安装工程有限公司。项目性质为既有地下空间应急设施升级,主要针对管廊内原有应急供电系统老化、照明照度不足等问题进行改造,总工期为90日历天,计划开工日期为2024年3月1日,竣工日期为2024年5月30日。1.2施工范围施工范围涵盖地下综合管廊内应急供电系统与应急照明系统的全部施工内容。应急供电系统包括:2台400kW柴油发电机组(含自动切换柜、储油罐)、1套UPS不间断电源(容量50kVA)、应急配电柜(型号GCS)8台、电力电缆(YJV-0.6/1kV-3×95+1×50)800米、蓄电池组(12V/100Ah)30组及相关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应急照明系统包括:集中电源型应急照明灯具(型号AEL-24W)500套、疏散指示标志灯(型号ASEL-6W)300套、照明控制器(型号ALC-8)12台、照明线路(ZR-BV-2×2.5)1500米及灯具安装;同时包含设备基础(C25混凝土)浇筑、预埋件(镀锌角钢L50×50×5)安装、系统联动测试及消防验收配合工作。1.3技术标准与要求施工严格遵循《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303-2015、《应急照明集中电源系统技术标准》GB17945-2010、《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GB50838-2015及设计文件(图号:GL-2023-12)要求。技术参数包括:柴油发电机启动时间≤10秒,供电连续时间≥120分钟;UPS切换时间≤0.05秒,备用时间≥30分钟;应急照明疏散通道照度≥1.0lux,设备用房照度≥3.0lux,灯具防护等级IP66,线路敷设采用阻燃型,所有金属构件接地电阻≤0.5Ω,系统联动响应时间≤5秒。1.4施工环境条件地下综合管廊埋深-6.0m至-14.0m,地质以砂质黏土为主,地下水位-2.5m,施工前需采用轻型井点降水;管廊内部为封闭式环境,常温12-30℃,相对湿度70%-90%,施工期间需设置3台轴流风机(风量6000m3/h)进行通风,并配备气体检测仪监测氧气含量(≥19%)及有害气体浓度;周边存在既有DN400雨水管线及10kV电力电缆,距离管廊壁1.0m-2.5m,需采用人工开挖探沟方式确认位置并做好防护;材料通过管廊预留口吊运,吊运时段为每日22:00-次日6:00,需提前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

二、施工准备

2.1技术准备

2.1.1图纸会审与技术交底

施工单位在接到施工图纸后,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牵头组织电气工程师、施工班组长及设计单位代表进行图纸会审。会审重点聚焦于应急供电系统与管廊原有管线的交叉避让问题,例如柴油发电机基础位置是否与既有雨水管线冲突,应急照明灯具的安装间距是否符合《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中疏散通道照度≥1.0lux的要求。针对某段管廊顶部原设计安装间距为18米的应急照明灯具,经计算照度仅0.8lux,设计单位同意将间距调整为12米,确保疏散照度达标。技术交底采用三级交底制度:项目技术负责人向施工班组交底,明确施工工艺、质量标准及安全要点;施工班组长向作业人员交底,重点讲解灯具固定方式(采用膨胀螺栓,间距≤500mm)、电缆敷设弯曲半径(≥10倍电缆直径)等细节;作业人员签字确认,确保技术要求传达到每一位施工人员。

2.1.2施工方案编制

结合管廊地下空间环境特点,编制《地下综合管廊应急供电照明系统专项施工方案》,方案细化了施工流程:应急供电系统遵循“基础施工→设备安装→电缆敷设→系统调试”的顺序;应急照明系统采用“控制器安装→线路敷设→灯具安装→联动调试”的流程。方案中特别制定了地下空间施工应急预案,当管廊内有害气体(如硫化氢)浓度超过10ppm时,立即启动轴流风机通风,同时撤离作业人员,待浓度降至5ppm以下方可复工。此外,方案还明确了与既有管线的保护措施,如采用人工探沟方式确认10kV电力电缆位置,距离管廊壁不足1.5m时,采用钢板隔离防护,避免施工损坏。

2.1.3技术资料收集与整理

施工前收集并整理设计变更文件、设备说明书、材料合格证及第三方检测报告等资料。柴油发电机的说明书重点标注了启动时间(≤10秒)、供电连续时间(≥120分钟)等关键参数;应急照明灯具的检测报告需包含防护等级(IP66)、照度测试值等指标。资料由项目资料员统一归档,施工过程中及时填写《施工日志》《电缆隐蔽验收记录

文档评论(0)

131****90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